当前位置:笔趣阁>恐怖灵异>盗墓之敲棺> 第十一章 反切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 反切码(2 / 4)

我推给小何看,同时继续讲道:“如果单独看起来,这就是两首普通的古诗,没有任何玄机,但如果和反切码配合使用,它就变成了密码本。”

我先将第一首诗的拼音全部标出来,然后再把每一个字的声母圈出来,从头排序,下面写上序号。

柳—l—1,边—b—2,求—q—3,气—q—4,低—d—5,……,打—d—16,掌—zh—17,与—y—18,君—j—19,知—zh—20。

然后我又依葫芦画瓢的给第二首诗也全部标记上拼音,再圈出所有的韵母,最后标上记号。

春—un—1,花—ua—2,香—iang—3,秋—iu—4,山—an—5,开—ai—6,……

我把标记好的两首诗给小何看,指着说:“这就是戚继光在战争中传递信息时的加密方式。我给你举个例子就明白了,如‘风’,就是‘房声’两字相切,取‘房’字的声母‘f’,和‘声’的韵母‘eng’,切出‘风’,完整的读音就是‘feng’。”

我收回手剩下让他自己琢磨,边说:“古代和我们稍微还有点不一样,当时的字音是八种声调,不像现在简化到了四种,所以当时取前一首诗歌‘柳边求气低,波他争日时。莺蒙语出喜,打掌与君知’中的20个字的声母,依次分别编号1到20,再取后一首诗歌36字的韵母,顺序编号1到36。最后在和八个声调1到8,就形成了完整的‘反切码’系统。”

我随手在纸上写到,“2-30、19-25、1-3、10-21”,问他是什么。

小何接过笔,对应写到“b—u”,“j—i”“l-iang”“sh—i”,他拗口的拼了两次,尝试的看向我:“补给粮食?”

“nice,你已经掌握了反切码,只要在熟悉一些,完全自如使用。”我打了个响指,说道:“我们现代互联网上传播信息,其实和这种反切码很类似,都是通过加密技术,对二进制数字进行处理。”

小何想了想恍然大悟的点头,“是不是只要更换了适当的密码本这种加密技术就可以用在更多的领域。”

“可以,你已经学会抢答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