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将军令> 第八章忻州(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忻州(二)(2 / 2)

在姜绍锋的建议之下,晋王亲率龙袭军,随后追击。而宇文双采取梯次撤退,渐次抵抗,逐渐撤走的办法,逐城与龙袭军角逐,退到韩州的时候,已然离着晋阳城两百里地,宇文双便不再后退,便在韩州与龙袭军对峙,于是乎,晋王与姜绍锋又一筹莫展。由于战线的拉长,反而后面的粮草有些跟不上来了。

我展开了地图,仔细研究着攻取晋阳的情况。

此时,我带着北路军四万多人位于忻州,离着晋阳有一百五十多里路;王乘风与毕青正领着一万五千的鹏抟军和龙袭军一部,会攻寿阳城,那里离着晋阳最近,有一百二十多里地;而作为此时大赵军主力的晋王部队,除了近五万的龙袭军之外,他们又从河东调来了三万人的河东军,共计八万多人,与宇文双的八万北汉主力在韩州对决。对于带个态势来说,大赵军占有很大的优势,如果兵力足够,那么平灭北汉不过是时间问题。

北汉人向外号称兵力三十万,而他们真正能战斗的主力不过十万人而已,其他都是些守城的厢军而已。

三十万兵分散各处,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就好像我从北路打过来,零零星星地便敲掉了北汉五万兵力。而东路娘子关一线,也有他们三万兵力被吃掉。

龙袭军最早在南面作战,那个时候宇文双还没有被任命为主帅,北汉人当时采取的是各自守城的策略,各处的兵马孤立无援,即至受到攻击后向朝中求救,而北汉人又采用添油的方式,从别处一点点儿地增兵过来,这正被姜绍锋利用来围城打援。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龙袭军吃掉的北汉部队的兵力就有十万。

如今,北汉能用之兵,最多也只有十二万人。

只不过,他们的十万劲旅还没有得到多大的损伤,在宇文双手里,还有八万人,应该就是他们最后的精华。

如果我是宇文双,在这种时候,定然会孤注一掷,力破当面兵力相当的晋王部队,然后再回师晋阳的东面和北面,扫清四合。

但是宇文双虽然是名将,用兵还是过于谨慎了,他没有年青人的果断与破釜沉舟的勇气。所以,此刻他这样的战术,已然将北汉带入到了灭亡的边缘。

除了宇文双的八万兵力之外,如果再加上寿阳等周边城中的北汉兵力,也应该在一万五到两万人左右,可以肯定,此时晋阳城中的兵力不会超过两万五千人。

而此时,我得到了忻州城的降兵,也有将近五千,便是将之留守,我还是能够拉出四万人的兵力来。

没有什么好犹豫的,在得到了晋阳各方面的消息之后,我于第二天,留下两千兵马镇守忻州,把四万三千上尽数带上,浩浩荡荡地开往晋阳。

此时已然到了六月三日,我在忻州呆了有三天。

刚刚离开忻州城,被我派出去的孟二与景四已然转回,随他们过来的还有姜绍锋的儿子姜凯。他们果然不负重望,绕过了晋阳城,与晋王取得了联络。

我将姜凯叫入自己的帐中,屏退其他人,只留我们两个。

“晋王可拿下韩州?”我急切地问着姜凯。

他沮丧地摇着头:“宇文双不再退却,将我们的大军阻于城下。”

“如果晋王不能率军围攻晋阳,单单靠我这四万多的人马,肯定无法夺得那座坚城的!”我也发出一声感慨来。

“父亲已然知晓!”姜凯道:“他和晋王商议过,晋王说,此处的战场,都听凭主公的安排!”

我点了点头,又问道:“姜先生可有什么话带给我吗?”

他点着头,道:“父亲说,虽然计划比咱们原来的时间拖得晚了些时间,但是,战事的发展还没有出咱们的预料之外。他建议我们还是应该按原计划。攻城是下下策,还是要将敌人引出城来打。”

“那就是围城打援了!”我已然明白姜绍锋的意思。

姜凯点着头,又道:“父亲说,东路的鹏抟军应该会在近日拿下寿阳,如此一来,主公与东路鹏抟军可以进围晋阳,如今已然到了六月,汾河水涨之时,就是我们破城之时。在此之前,完全可以佯攻,令晋阳向宇文双求救,这样一来,你便可以在半路截杀。”

我点着头,这也的确是我和姜绍锋事先约定的方案。

“父亲说,宇文双如今最大的可能就是放弃韩州,像上一次放弃潞城一样,退回晋阳。他要求主公无论如何,不要放宇文双进入晋阳,否则,就算是凭着我们十万的大兵齐聚晋阳城下,要想攻破此城,也会难上加难。就算是引河灌城,也很难攻破。”

“我明白!”我点着头,又与他说了些事情,这才让他下去休息。

正当我踌躇满志,准备要伏龙擒虎之际,却从后方传来了一个令我震惊的消息:忻州城复叛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