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我没被费珍娥杀死> 第九章 不死老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不死老兵(3 / 3)

柳和尚哪里肯罢休,他一个眼色飘过,一名亲兵心领神会,上前要抓他的肩膀,不料他反手一拧,动作快如闪电,竟然把亲兵先制服了。

“啊……”亲兵胳膊被制住,不禁疼得咬紧了牙。

“好快的身手,这老头儿也不简单啊。”罗虎见卢常捷制住了亲兵,心中默念道。

“都给我上,把他们抓起来。”柳和尚恼羞成怒,大声命令道。

“且慢。”罗虎制止了已经长刀出鞘的士兵,和颜悦色地对卢常捷说道:“老人家也是行伍出身吧,不想身手竟这般矫健,可否告诉本将军出自谁人帐下?”

老人顿了顿,高昂地说道:“小老儿曾追随过戚金将军。”

戚金?浙军首领官至总兵的戚金?他是戚继光的族人,算是戚家军余脉,但他二十多年前战死在沈阳城外的浑河血战中了啊。

“老人家,戚金将军战死在沈阳城外,据我所知那场浑河之战,浙兵全军覆没了。”

一句“全军覆没”说得卢常捷又是悲愤又是脸红,他伤感道:“是全军覆没了,小老儿本也该随我的那些兄弟一同死去,只是我中箭坠河,被河水冲到了下游,竟然捡了条命。”

说完卢常捷解开上衣,只见一个明显的箭伤造成的伤疤就在前胸。

前胸中箭,说明他是迎敌而来,足以证明英勇了。

罗虎想到历史上那场战役中浙军和白杆兵的悲壮,不禁抱拳道:“老英雄,请受罗某一拜。”

卢常捷回礼,但仍旧要撂下银子回自己的窝棚。

“老英雄且慢,你和你的家眷都随我出征吧。”罗虎说道。

卢常捷转身:“你要去对付吴总兵,我岂能给你卖命,就算当下不在行伍了,我卢常捷也永远只认大明。”

罗虎呵呵一笑:“要你去对付吴三桂你肯定不愿意,但我有另一个作战方略你一定感兴趣。”

卢常捷满脸疑惑,道:“什么?”

“攻克沈阳,复我汉土。”罗虎的话语在空气中掷地有声。

……

就在罗虎四月十二日在张家湾征兵这天,远在山海关的吴三桂可谓是坐立不安,犹豫不决。

这时他已与李自成决裂,而且击败了大顺的两名将领唐通和白广恩,牢牢占据了山海关。

虽然这时李自成还没有放弃招降他的打算,还派他父亲吴襄不断地写信劝降,但他明显感觉到与李自成的战斗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大顺在北京城内的倒行逆施让不少关宁将士,以及京畿、山海关地区的士绅、百姓都对这个新政权产生敌意。山海关一带不少士绅知道双方决裂后,纷纷出钱对吴三桂大力支持。当地百姓中的青壮也组织起数千人,要追随他与李自成作战,

与此同时,下属胡守亮、方献廷等人提出的向满清借兵的建议,让吴三桂左右为难。

一方面,三十三岁的吴三桂从少年时代就是在于满清作战中成长起来的,他曾是抗清的一面旗帜,每次明、清大战中都有他的身影,而且不乏上佳表现,他率领的部队也是关外明军的抗清主力之一,同时也是明朝在关外坚持到最后的一支抗清劲旅。

吴三桂悍不畏死,又有忠孝之名,对夷夏大防也比较坚持,长时间以来,面对满清的利诱毫不动心,而且即使哥哥吴三凤,舅舅祖大寿都投降了,他也没动过这方面的心思。

松山一战后,宁远成了明朝在辽东的最后一个战略重镇,且远悬关外二百多里。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三桂还是拒不投降,率军击退了济尔哈朗和阿济格对宁远的进攻。从这些情况来看,这一时期的吴三桂,算是对得起他的名声。但是现在,吴三桂除了向满清借兵,似乎已没有其他路子能解决当下的危局。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