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易谋天下> 第49章 大军出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章 大军出征(1 / 3)

李鞅在生前已经做好了墓地,就在聚仙洞最深处的一个洞里。他在洞门口做了一个石门,石门通过一个隐蔽处的开关控制。

李沐和干爹抬着李鞅小心翼翼地把他放进石棺,遵照他的遗愿,把玉盘放在了他的胸前,用两只手护着。又放置了一些他生前喜欢看的书简和其他遗物,两人操控着铁链把石棺的棺盖合上,之后把铁链撤掉,这样石棺就彻底打不开了。

亲人们叩头行礼,这丧事算是结束了。之所以要办的如此简易,缘是李鞅生前的遗愿,他只想安安静静地离开这个他又爱又恨的世间。

丧事办完后,李沐的干爹干娘不愿下山,说要留下来陪着李鞅。无奈之下,李沐只好带着李汲和李川还有赵阳他们一起下了山。

李沐这么着急下山,是因为有军情在身,冀国要打鲜虞了。李沐的叔叔李岳是雁门郡的郡守,李沐跟着李鞅从荆国回到冀国后没两年便去投奔了他。由于表现出色,被提拔为军候之职,掌兵一千,曾多次跟随李岳打仗,作战勇猛,有勇有谋。

后来冀丹被封到代郡做代侯,侯府设在代城(张家口蔚县),李岳便把他派过来辅佐冀丹。两年后,在冀丹的引荐下,二十四岁的李沐便被破格提拔为代郡的郡尉。

代郡的郡守原本是李岳的下属,虽说被分了军权,加上是冀丹力荐,便也没有怨言。李沐被提拔为郡尉后,把驻军治理的井井有条。由于打仗时经常都是身先士卒,带领将士屡立战功,且平时还能跟将士们同吃同睡打成一片,因此颇得下属们的爱戴。

此次冀国功伐鲜虞,筹划已久,分南北西三路进攻。南路,由冀国大将梁颇率军二十万,自藁城(石家庄)出发过滹沱水向北,直入中人城(河北唐县)。

北路,由冀差率军四万,加上从代郡和雁门郡抽出两万精兵,共六万大军,兵分两路。左路军三万由冀丹任主将,从代城出发,经飞狐陉攻打鲜虞涞城(河北涞源县)。右路军三万由冀差任主将,从平舒邑(河北广灵)出发,由北而南攻打鲜虞上唐城(河北灵丘)。拿下上唐后,再由西向东,攻入涞城。两军汇合后,再经鸿上关(今倒马关)攻入中人城。

西路,则由霍邑(山西繁峙县)县尉率军一万,由霍邑出兵,由西向东,攻打瓶形关(今平型关)。此路不作为主力,只是为了吸引瓶形关守军。待冀差攻入上唐城后,两面夹击再拿下瓶形关。会师后,再向东攻打涞城。

冀国这次如此兴师动众,对鲜虞是势在必得。不过,鲜虞也并非坐以待毙。除了在南路形成滹沱水、泒水(河北大沙河)、唐水三条防线外,还派使臣出使兖国、幽国,把这两个过去的死敌都联合了起来。

冀国在太行以东的领土,以邢台为中心,自泜水(河北泜河)以南至邯郸,占的都是兖国的领土。泜水以北至藁城,占的则是鲜虞的领土。

过去,兖国和鲜虞是以泜水、大陆泽(古代大泽)和大河为界。后来因为兖国内乱,鲜虞联合青国功伐兖国,越过泜水攻打至邯郸城下,兖国无奈之下向冀国求助。冀国出兵赶走鲜虞,却占了两国的这两部分领土。自此之后,为了抵抗冀国的扩张,两国化敌为友。

俗话说,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此言着实不虚。

冀国这次率大军攻打鲜虞,料到兖国不会坐视不管。为防止兖国从背后偷袭,冀王调来上将军邬功亲自坐镇邢台。他则留在晋阳,观察两边的战事动向,以决定是否亲自带兵去支援。邬功是一代战神邬起的孙子,名将邬舍的儿子,由他坐镇,兖国虽然来势汹汹,也占不到丝毫便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