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定了主意之后,陈谦也不耽搁,第二天一大早便出门往自家田地里去了。
家里现在的田地分成了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离家不过二里地,就在临水里东面不远处。
临水里之所以叫临水里,就是因为它距离南面那雁门水并不远的缘故。
这部分田地,乃是他们家从前就分到的,因为临河,所以不用担心用水问题。
只要天时不错的话,基本上来说收成都还可以,所以,种的基本上都是小麦。
麦子这东西本来并不算是粮食中最主流的,但因其产量以及种植方式的问题,尤其是石磨出现后可以加工面粉。
所以,它便一跃而升为主要地位,原本的主粮粟倒是退居第二了。
高柳县这一带,基本上都是种的冬小麦。
如今四月将尽,地里的麦子已经是快成熟了,再过段时间,便可以收获了。
所以,走在村落外面,放眼望去时,便是一片片成熟的麦浪,在太阳底下随风摇摆着。
对于农民来说,这个时候是最马虎不得的。
毕竟,一个不注意的话,万一出点什么天灾人祸,可能一年的辛苦就全都白费了。
沿途看到不少的百姓,正在自己家的田地间忙活着,基本上都是在看顾麦田,并且为即将到来的夏收做准备。
走在这乡间的道路上,陈谦终于是来到了自己家的田地前面。
一眼看过去,家里的这些麦子倒是长势不错。
虽比不上科技时代的那种情景,至少也能够感受到丰收的希望了。
就是这些麦子,其实也是请人耕种的,如今丰收在即,到时候还得找人帮忙才行。
幸好,王全忠并没有威胁这块地的佃户,倒是不必怎么担心收获的问题。
否则的话,这么大块田地,如果只靠自己娘俩,恐怕得累个够呛了。
除此之外,旁边还有一块桑麻田,那是朝廷分配给百姓专门种植桑树和麻的。
而朝廷的赋税中,也有一部分就是布匹。
这田地里种的麻其实是大麻,它的纤维可以用来纺织。
相比之下,承平年代布匹的价格,比粮食还要高出许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