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董何盯着他看了一会,忽然问道。
“先生的意思是?”陈谦坐直了身体,摆出一副聆听之态。
“以你的情况,要么是进入官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么,就是潜心读书,成就一方名儒,那也是可以的!再一个,或者你就从军,将来征战沙场,报效国家也未尝不可!这都是出路!”董何意味深长的说道。
“晚辈没有太多的想法,只不过,觉得人生在世,终究要留下些什么。我也不求名垂青史,但求能够学有所用,给自己留下一个难忘的人生罢了!”陈谦沉吟了一下后,悠悠说道。
听到这话,董何便明白他的想法了。
说道:“啬夫之位虽小,但其中规矩也不少。若做得好了,这将是你进入官场的踏脚石!官场中规矩多,日后你若是得闲的话,便多去老夫那里走走吧!有些东西,老夫或许能够替你解惑!”
这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董何显然是想要指点陈谦为官之道。
当然,这种为官之道不是所谓的阿谀奉承、欺上瞒下,而是一种官场的规矩惯例之类。
毕竟,哪怕只是一份小小的公文,便也有着固定的格式。
这东西如果一旦错了的话,那可是要受到惩罚的,严重者甚至要掉脑袋。
之前陈谦烦恼的就是这个东西,只不过没有地方去学罢了。
事实上,自秦朝开始,官方就有一些正式培养官吏的地方。
只要是官府的吏员,基本都要先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去正式工作。
随后而来的汉朝新朝也是一样,这种由朝廷举办的公务员培训班,一直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如今的大赵国当然也是有这样的机构的,问题是,还轮不到陈谦去那里培训。
在小小的高柳县当啬夫,恐怕还没有太大的问题。
真要是他打算走得更远,那可能就会吃亏了。
现在有了董何的提点教导,这件事情就容易得多了。
听说,董何从前可是当过官的人,对于官场上的事情了解很多。
“先生之恩,晚辈实在是无以为报!”陈谦连忙起身行礼。
“快快坐下吧!你这身上有伤呢!我只希望,你将来能多为百姓做几件好事而已!”董何连忙伸手虚扶一把,言道。
“先生放心,无论将来晚辈走到哪一步,都必然会以百姓为重!”陈谦郑重许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