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赵元勋> 第133章 山北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章 山北燧(1 / 2)

出了石门障一路往北而去,车队沿着石门水前行。

一路上是蜿蜒行进,钻山出沟。

两侧俱是绵延陡峭的山崖,耸立垂直的峭壁。

石门障所在的这一条道路,又叫稒阳道。

只因其南部的起点,乃是位于九原县以东的稒阳县,因此而得名。

从这里一路北去,便能够穿越阴山,进而抵达塞北漠南之地。

要是在从前的话,过了阴山之后,便会见到有光禄城等地。

那是汉武帝为归顺的南匈奴建立的城池,用以安顿他们的族人。

同时也是让他们成为汉朝北境的屏障!

不过,光禄城等地均已经作废了。

以至于赵国的边界,基本上就是到阴山北麓为止。

相较起阴山其他道路来说,稒阳道较为平坦宽阔,条件比较好。

因此,来往的商旅也更多,更需要加强戒备。

于是,赵国在这条道路的两侧险要之处,建立起了供以守卫了望的烽燧。

烽燧大小不一,却全都处于险要之地,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当守卫的塞卒见到他们一行人到来,便显得格外的高兴了。

毕竟,这些塞卒们守卫在这深山之中,并不能随便离开。

加之赵国的兵役繁重,往往这些人驻守此地之后,几年之间都无法调离。

所以,见到有袍泽过来,有些说话的人,让这烽燧中添些新鲜气息,便如过年节一般。

当天晚上,陈谦等人便在中途的一座烽燧中安歇。

燧长显得格外的热情,特地带人去周围打了些野味,用以款待大家。

第二天一早,陈谦让那些民夫都先回去了。

剩下的粮食,由他们这些士卒来押运也就足够了。

走一程歇一程,每一个烽燧中总要歇息那么一阵子。

等到第二天的下午之时,终于是赶到了石门障管辖之下,最北面的一座烽燧。

山北燧乃是一座大型的烽燧!

此地位于阴山北麓的山腰上,如同一座小小的关城,扼守住了稒阳道。

烽燧外两侧皆是绝壁,猿猱难攀。

敌人想要打过去的话,便只能够先拿下这山北燧才行。

而在烽燧里面,却刚好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平地。

驻守在此的塞卒们,便是居住在这个地方的。

整个山北燧的塞卒,比之前见到的烽燧加起来都要多。

甚至于,比石门障那里的都差不了多少了。

七八十号人守卫在这里,算是捍卫着赵国的一座北大门。

“这次送粮来的及时!不瞒你们说,粮食若再不送来的话,只怕我们又得去山上打猎了!”

见到送粮而来的队伍,燧长十分高兴。

幸好这边都是深山老林,真要想找吃的,倒也是容易。

陈谦对一众塞卒拱手道:“送粮之事不敢耽搁,公文一下达,我便立刻押运过来了!诸位戍守此地,辛苦了!”

这些塞卒哪里受过这待遇,此时见状,都不由的愣了一下。

“县尉多礼了!俱是为了大赵,何来辛苦之言!”

燧长反应过来,连忙还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