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袁崇焕是同科的进士。当然,关系并不亲近。此时,他心中并不畏惧建奴将至。
以他的军事水平,当然判断的出来,建奴此次入关必定会兵薄皇明京师。在陛辞出京镇通州时,今上也给他交了底。此战的决胜在京师城下。
他心中现在升起的是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此方才不负天子擢升之恩!
…
…
京城。
崇祯收到消息时是十一月三日的深夜,为避免京师震动,他没有派人召孙承宗、马世龙进宫。而是穿了衣服,带着王承恩,去找文华殿中值守的李邦华。
夜里寒风呼啸,王承恩提着灯笼,带着几个太监簇拥着崇祯,乐呵呵的道:“奴婢为皇爷贺喜!督师大捷,大涨皇明天威。”
“哈哈!”崇祯仰头一笑,拍拍王承恩的肩膀,说道:“大伴,袁崇焕不负朕望啊!
哈哈,大捷算不上。现在毕竟是火器和冷兵器交汇的时代,区区四百级,朕还想要的更多!”
说着,用手虚握,最终握成一个拳头。
崇祯的性情算内敛的,毕竟此前是混体制内的,多少要讲一点养气的功夫。但此刻他很高兴。
倒不是因为“大捷”到来!
而是,他心有底了。
明末最王牌的军事组合:孙承宗+袁崇焕。天启年间在构筑辽西、宁锦防线对付老奴有效,今日用来对付小奴黄台极同样有效。
定战略,统筹全军、后勤,孙先生当之。
披坚执锐,率部血战,袁督师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