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六百一十四章唐恪的建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一十四章唐恪的建议(2 / 3)

目前来说,朝堂上的争论是非常健康的。

大家各自秉承着各自的政见而争论,并非为了反对而反对。

从神宗朝遗留下来的党派之争,经过了前朝,又被赵桓血洗,基本已经不存在了。

广南新府知府何永志上前道:“启禀陛下,臣有话要说。”

“何卿,你但说无妨。”

“经历叛贼作乱后,广府百废待兴,便说衣和食,明年广府要开设200家布行,酒楼和餐馆要达到2000家,粮铺要有50家,纺织厂要有十二家。”

何永志偷瞄了一眼虞允文,既然自己的老大都觉得当放归民间了,自己当然要按照老大的意思来说了。

他原本准备了另一套说辞,意思就是若要重兴广府,必须由官府全力主导。

但看虞允文都表态了,自己当然不能按照之前准备的说了。

何永志语气缓慢,他今年也不过才二十六岁,是实打实的年轻派。

站在朝堂上,丝毫不显慌乱,语气中透露出稳沉,这也是虞允文派他广南新府的原因。

“只有完成这样的目标,才能减轻广南新府的民生压力。”

“若是要在一年之内完成这样的目标,则势必要借助民间的力量。”

“所以,臣以为,虞相公所言极是,朝廷之争论,不当束之高阁而空谈,当以民间实际情况做出发。”

赵桓点了点头:“好!何卿说得好!”

李纲显然不服,他说道:“陛下三思!”

赵桓微微蹙眉,他没想到李纲的反对如此强烈。

赵桓道:“朕以为,何卿所言极是,当政者,且不可束之高阁而空谈,当以民间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无非是民间商社与皇家商社的数量,若是李卿认为辽东当增加皇家商社,以更好建设,便奏疏一封,因地制宜便是了。”

“但朕并不希望所有的事情都由皇家商社去完成,民间自有其运行规律,此乃天道也。”

“无论是增加皇家商社,还是扶持民间商社,朕要的是交子的流通,衣食住行的全面建立,卿等无需在从这方面去做争论。”

众大臣高呼:“陛下圣明。”

刚才出列的各大臣都回到自己的坐席上。

一时间,大殿内竟然安静下来。

赵桓扫视一眼群臣,道:“唐相公,你有何要说的?”

他口中的唐相公不是别人,正是去了西北的唐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