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唐逆天子> 第42章 天下大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章 天下大变(1 / 3)

重新回到大朝会。

王修真的有错吗?

他虽然是大司农,但大宗粮食都掌握在朝廷和各大世家手中,朝廷和世家才是高粮价最大的受益者,王修能坐上大司农的位置,也是各方势力角力后的结果。

但现在形势已经不同,李承道要废除均田制,并开启土地自由买卖,一旦戴在头顶的紧箍咒失效,土地放开,必将导致一个结果!

那就是粮价大跌!

粮价跌,农民破产,兼并土地,这也将成为各方的共识。

为什么粮价下跌?很简单,粮贱伤农,要是粮价高,对均田制下人人拥有土地的百姓们是非常有利的,他们单纯靠着土地的产出,就能活得有滋有味,世家还怎么兼并土地?

所以开启土地自由买卖的第一个前提是需要粮价大跌,直到跌破种植户卖粮所得维系不了生存的临界点时,他们才会把视为命根子的土地卖出去。

而原本的高粮价到即将开始的低价粮,这需要一个转折,需要一个理由,也需要一个背锅侠,最好的背锅侠,当然是名义上掌管全国粮食生产的大司农王修了。

本来这也没什么,大不了让王修改口,调下头就行,百姓嘛,都是很好糊弄的,尤其是降粮价这种好事,长安城内的城里人九成九以上支持,毕竟他们不种田嘛,泥腿子们没文化,也没话语权,自然屁都放不出一个。

放在后世,要是有哪一个人提出大规模调低商品价格,保证99%的人挑出来拍手称快,毕竟降价,受益的是绝大多数人,损害的只是生产者而已。

但这里还有超出粮食本身的一点,那就是王修乃是秦王府一系,此时秦王已死,李承道登临太子之位,王修已经不适合坐大司农的位置。(历史上李世民任命王修为大司农,玄武门之变时站在秦王一系)

可是王修平时作风严谨,不贪污,不受贿,为人正直,治理地方时抑制豪强、赏罚分明,深得百姓爱戴,做人做事上都没有特别大的差错,如果要他下来,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