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里,因为天启皇帝的龙驭宾天而魂不守舍的皇后张嫣,终于后知后觉的察觉出了一丝异常。
而同样的,在紫禁城外的定国公徐希皋,英国公张维贤,同样也察觉出了紫禁城中的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身为从大明朝开国之初,成祖皇帝迁都京师,便已经在这北京城里扎下根来,以国公的身份,世袭罔替,传递到现在的大明公侯中的两个!
定国公徐希皋和英国公张维贤,可谓是整个北京城里,耳目最为灵通的几个人之一,特别是英国公张维贤,身为总督京营戎政的中军都督府的大都督,北京城真正的实权人物!
而现在,就连英国公张维贤,都已经两天没有收到宫中的消息了,前一次接到从宫中传出来的消息,还是天启皇帝,深夜召信王殿下入宫,给了信王殿下一道诏书!
整整两天的时间,都没有宫中的消息传出来了,张维贤几乎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紫禁城里,一定出事了,甚至于很有可能,天启皇帝已经驾崩了!
天启皇帝朱由校,因为之前意外落水,而落下病根,卧床不起的消息,在整个大明朝的京师,早就已经传开了,而像张维贤这样的朝中重臣,更是对天启皇帝的病情,了若指掌!
就算张维贤、徐希皋这样的朝中重臣、勋贵,不用刻意的去打听,也自然会有人将皇帝的近况,通报给他们!
而从之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天启皇帝,恐怕已经油尽灯枯,行将就木了!
而在这种事关皇位轮替,社稷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身为朝廷重臣的张维贤,却不能在宫禁之中执勤,随时随地掌握皇帝的第一手情况,对于张维贤这样的重臣来说,是一件绝对不可想象的事情!
大明朝,从太祖皇帝,传到现在,历十五帝,二百六十余年,皇族中人早就开枝散叶,人数也早就超过了十万人!
但是,真正跟当今皇上血缘最亲的,却只有一个信王殿下!
天启皇帝,膝下无子,秉着大明朝兄终弟及的祖制,皇上膝下无子,继承皇位的,自然理所应当的,就是信王殿下!
只是现在,阉党魏忠贤把控朝政,封锁宫门,隔绝了紫禁城内外的消息,紫禁城中,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谁也不清楚!
万一自己冒冒然的带着信王殿下,直闯禁宫,而天启皇帝却又并没有龙驭宾天,那自己这样可就形同谋反了!
若是再被魏忠贤一党,趁机抓住把柄,在天启皇帝面前告上一状,就算皇上不会要了自己的老命,被逐出京师去,那也是必定的!
而英国公公府,世代豪门,也将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就此宣告没落!就如同南京城里的魏国公府一样!
魏国公府和定国公府,都是中山王徐达的后裔,定国公府还是中山王徐达的第四子,而魏国公,却是中山王徐达的嫡子嫡孙!
可就因为当时的魏国公,在靖难之役中,站错了队,魏国公爵便几经削贬、复封!如今的魏国公府,就已经远远的没法跟北京城里的定国公府相提并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