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魏忠贤想不怀疑黄立极都不可能了!
略微沉吟了一下,黄立极这才又一狠心,朝朱由检行礼说道:“启禀皇上,户部条陈,皇上可曾看过了?”
听了黄立极的话,朱由检微微愣了一下,转头朝王承恩瞧了一眼,却见王承恩微微摇了摇。
朱由检一愣,旋即便明白了过来,内阁肯定是已经接到过户部条陈了,而且还已经票拟批文,送到了内宫,只不过却没有送到他这个皇帝手上,而是被送到了司礼监,然后被司礼监给压了下来!
所以,王承恩那里才没有看到户部的条陈,自然也就不可能出现在自己面前了!
司礼监,魏忠贤,还真是好大的胆子,竟然连户部的条陈,都敢瞒下!
想到这些,朱由检脸色不由得一变,急声喝道:“传司礼监掌印、秉笔!”
“是,陛下。”王承恩急忙应了一声,转身朝身旁的另外一个年纪比他还大了几岁,品级也比他高的小太监,示意了一下。
那个小太监却没有任何的不满,相反,反而还屁颠屁颠的,后退了几步,转过侧廊,离开了乾清宫,一路急跑着,朝司礼监跑了过去!
王承恩现在虽然还只是个小太监,连总管、副总管太监都还没做上,就更别说首领太监了!但是,王承恩却是天子御前侍奉的小太监,皇上身边的红人!
别看王承恩现在的年纪品级虽然低,但未来的前途,却不可限量,甚至于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进司礼监,成为总管太监,甚至是首领太监!
现在就开始巴结王承恩,总好过等王承恩真的成了总管太监、首领太监,甚至是司礼监的管事太监,大貂珰的时候,再去巴结好吧?
让王承恩派了人去叫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王体乾和秉笔太监魏忠贤后,朱由检这才又对黄立极说道;“黄爱卿,户部条陈,说了些什么,爱卿可还记得?”
“回陛下,户部条陈,汇报了今年户部收支情况,以及对于天启皇帝大行和皇上登基,继位大将,犒赏百官、三军将士,所需银两钱帛的开支预估情况等。”黄立极躬身行礼说道。
听了黄立极的话,朱由检不由得又微微愣了一下,黄立极不说,他还差点搞忘记了,大明朝现在,可谓是时政维艰,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几乎已经处于快要断粮的地步了呢!
而因为平辽平乱,练兵练勇而增加的‘辽饷’、‘剿饷’、‘练饷’,三饷更是压在百姓头上的三座大山,也是压垮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茅草!
辽饷,顾名思义,自然就是为了防备平定辽东野猪皮子叛乱而增加的饷银。
辽东野猪皮子,从万历十几年开始闹起,闹到现在,已经三四十年了。
虽然前两年,辽东鞑子的大汗已经死在了宁远城下,但辽东鞑子的继汗黄太吉,那却是比努尔哈赤那个野猪皮子,还要更难以对付的鞑子头儿!
而辽饷,就是为了防备和平定辽东鞑子而增加的饷银,到现在也已经有好几年了,恐怕都已经形成惯例了!
不过剿饷和练饷嘛,剿饷是为了平定国内农民起义而增加的,练饷是为了让地方招募训练兵勇而增加的!
现在才天启七年,要转过年后,才会到崇祯元年,想来国内的农民起义,形势应该还没那么严峻!
终结大明王朝的农民军领袖,闯王李自成,现在应该还是山西的一个邮递员,还是公务员的编制,还没被改制改掉铁饭碗!
如此看来,这剿饷,现在应该也还没有!而既然剿饷都没有,那练饷肯定也还不存在的!地方军事也还没有糜烂到,需要地方自行招募乡勇,抵抗农民军的地步!
嗯,还好,三座压在大明朝农名伯伯头上的大山,现在才只有一座,还算不上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