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5章 水泥(3 / 4)

当然,这样的混泥土墙,也比砖石、夯土要重上许多。

嗯,虽然现在,用钢筋编入混泥土中,还有点不太现实,大明朝的钢铁产量,也还不能够达到可以用来制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的地步。

但是,将一些藤蔓,甚至是竹条,编入混泥土中,却依然可以应用到一些结构强度不需要太高的地方,比如炮台的地基等!

至于一些高楼大厦嘛,嗯,等钢铁产量提升上去了,水泥也能够大量生产之后,要兴建一些十几层的大楼,应该也算不上是什么难事了吧?

朱由检已经盘算得很清楚了,等大明皇家商业发展银行正式成立之后,除了投资唐山钢铁集团外,另外一项投资,就是水泥。

并且,朱由检已经决定,在北京南边,下风向的地方,兴建一座大型的水泥厂,至少要保证每年的产量达到二万吨的级别,也就是四千万斤的级别。

嗯,二万吨,四千万斤,虽然看起来很多,宫中的官窑,在李阳泰的组织下,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也才生产烧制了一万斤水泥,想要生产烧制四千万斤,每个月就得烧制三百多万斤,差不多是那个官窑的六百多倍。

也就是说,想要达到四千万斤的产量,那座兴建的水泥厂,至少要达到那座官窑六百倍以上的规模,嗯,在其中工作的工人,至少得需要一两千人!

再加上开采,输送石灰、粘土等原材料的工人,因此而带动的就业人口,至少得四五千,甚至更多的人,才能够保证这家水泥厂,能够正常的运转!

而投入,别的不说,就工人工资,按照皇陵山修建先皇陵寝时,民工的工资水平,一个月就得五钱银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