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第406章 电灯与玻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6章 电灯与玻璃(1 / 1)

在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电力,从被认识到产生和利用电力,可是足足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

电力,也从最早的直流电,慢慢发展到交流电,应用也从最早的实验室,慢慢发展到被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之中。

别的不说,就连电灯泡,也是经过无数科学家,几十年,几百几千种反反复复的尝试和实验后,才最终生产出实用化,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照明用的电灯泡。

发电,或者说想要产生电力,其实很容易,朱由检随随便便的,就可以画出发电机的草图来,困难的,是如何利用电!

没有灯泡,没有别的用电设备的支持,就算能够产生电力,那又有什么用呢?

更何况,没有人发现电和磁的关系,不知道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电功率、电场等跟电有关的一切术语和其代表的含义,没有一整套理论知识的支持,就算朱由检强行发展出来了电力产业,也只会是镜花水月,根本实现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嗯,想要合理的使用电力,至少要先打下一定的物理基础,培养出一定数量的理科人员,等从事科研工作的理科人员多了后,慢慢的,自然而然的,便会有人发现电和磁的关系,然后生产和制造、利用电力。

就如电灯泡,朱由检记得,上学的时候,曾经学过,说是爱迪生,利用碳化的竹丝,在真空玻璃泡中通电,从而发明了可以连续照明超过一千个小时的电灯泡。

嗯,持续使用一千个小时,每天按照八个小时来算的话,大概能用一百二十五天,也就是四个多月,勉强也能够用于日常生活照明了。

当然,朱由检后世所用的灯泡,更多的还是LED灯,老旧的白炽灯,也只是在朱由检记忆中的幼时,曾经用过一段时间。而那时候,就算是白炽灯,用的也早就已经不是碳化后的竹丝了,而是钨丝。

只不过,现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人发明什么元素周期表啊,对自然界中的各种金属的分类,也还十分的模糊。

嗯,在大明,最主要的金属矿物,其实也就是金银铜铁锡铅等寥寥可数的几样而已,至于其他的嘛,比如这个钨丝,嗯,其实连朱由检也只是听说过灯泡里面使用的是钨丝,至于钨这种金属,是怎么弄出来的,朱由检就两眼一抹黑了。

在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朱由检上学的时候,也学过化学,背过元素周期表,只不过那个元素周期表嘛,嗯,在这个时空中,在显微镜和原子、电子、中子等元素结构还没被搞懂和搞清楚之前,那个元素周期表,根本就没用。

就算朱由检还记得那个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什么‘氢氦锂铍硼’‘钠镁铝硅磷’,写出来也根本没人看得懂,搞得清楚啊!

让朱由检自己解释嘛,他自己也只是半罐水,根本解释不清楚,到最后嘛,反而还会把人搞得更加的晕头转向。

倒不如顺其自然,让这个位面时空中的化学工业,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自己发展好了!嗯,其实主要还是朱由检想要推动,也根本找不到着力点,不知道该怎么办!

若是有那个能力发展电力,搞出水力发电机,或者风力发电机的时候,朱由检倒是可以将竹炭丝生产制造的电灯泡搞出来,这样的话,至少在晚上的时候,自己的乾清宫里,也不用再烧蜡烛龙涎香了。

只不过现在嘛,嗯,至少在钢铁产量还没有提高上来之前,朱由检是没打算将发电机的草图拿出来,不过那个草图嘛,朱由检倒是早就已经画好了,而且同样是用先皇兄朱由校的名义画的。

等过上十几二十年,等时机成熟了,朱由检再把这些图纸拿出来,倒那时,泛黄的书页,也能够显得更加的真实。

嗯,还有灯泡,灯泡的草图,朱由检也早就已经画好了,在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上学的时候,在上物理课,朱由检还曾经被老师要求过画电灯泡的草图,并且标注出电灯泡的各个组成部分。

嗯,大体就是玻璃泡、灯丝和正负两极的两个接线柱。如果玻璃工业技术有所进步和提高的话,要生产制造出电灯泡,还是很容易的!

只不过,现在这个时代的玻璃的工业生产技术嘛,基本上还停留在有色琉璃珠的地步,连玻璃花瓶都还弄不出来,就更别说生产织造出可以用来做电灯泡细薄的无色透明的玻璃了。

不过,朱由检已经在内宫二十四监司中,发布了悬赏令,招募可以生产制造和改进琉璃生产技术的工人匠作。

若是能够生产出超过三尺长宽的无色透明玻璃,并且厚度控制在三分以下的,可以获得最高规格的赏赐。

而有了大将作李阳泰发明水泥,成为工部营缮清吏司营缮所正八品所副,并且赏银千两的先例在前,相信朱由检的这个悬赏令,应该能吸引到无数内宫匠作、杂役的注意力的。

不过,悬赏令虽然是发出去了,而且参与到其中的人,也有很多,宫中二十四监司中,有大把大把的闲人,每天都无所事事,悬赏令一出,也能让这些人找到点打发时间的活干。

但是,什么时候能够出结果,却是朱由检不能控制得了的。水泥的发明,那是因为石灰在生活中,用处本来就很广,别的不说,点豆腐的时候,就要用到石灰。

而石灰加水后,变硬的石膏,硬度不够,粘性不够,只需要再加上一些粘性,让它可以在加水之后,变得更加的僵硬就行。

而粘土,其实在很早以前,就被用来生产和制造瓷器,生产制造出来的瓷器,表面光洁如玉,硬度甚至还超过了砖石的硬度。

有生产瓷器经历的李阳泰,自然很容易的就能够想到,将粘土混进石灰里,高温煅烧,生产制造出水泥来。

但是玻璃嘛,琉璃虽然是出现了很长的时间了,甚至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有琉璃珠的记载了,不过要生产制造出无色透明,并且还要求要达到三尺长宽,三分厚度以下的要求嘛,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