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良卿被抓进刑部大牢后,连一个晚上都没抗住,准确的说,应该是连第一重刑具,都还没用完,魏良卿就已经如同倒豆子一样,将所有的事情,全都和盘托出了!
几乎可以说是,只要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提审官员,稍微提个头,魏良卿便会源源不断的顺着话头,将他知道的所有的东西,全都给说了出来!
到后来,甚至不用提审官员提问,魏良卿自个儿就在那源源不断的,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也不管真假对错,全都倒了出来!
至于这些事情,最后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罪名,会给叔父魏忠贤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魏良卿也全都顾不上了!只要能够少受些皮肉之苦,魏良卿才不会在乎那些呢!
而几乎就在魏良卿将所有的事情,事无巨细的全都交代出来了,甚至还‘主动’的交代了魏忠贤府中‘藏有’龙袍、冕服等违禁违制的物品,意图谋逆的滔天罪行后,第二天早上,这份口供,就已经被送进了紫禁城,送到了皇帝朱由检的御案前。
而同样的一份口供的抄录件,也在当天快中午的时候,从乾清宫中流了出来,被送出了紫禁城,快马加鞭的送往了南边。
至于这份手抄件,是从谁的手上流出去的,就只有当时在乾清宫中当值的小太监王义知道了!
然而不管怎样,这份手抄件,在四天之后,在黄河边上的一间小破庙里,总算是追到了南下的正准备渡河的魏忠贤的队伍,最后送到了在小破庙里歇脚的魏忠贤的手上。
魏忠贤大字不识几个,在司礼监任秉笔太监的时候,奏章批红,都是先由李永贞和王体乾念给他听,然后再由他在奏章上画个圈或者打个叉。
画圈表示可,打叉表示驳回!
整个天启朝,魏忠贤执掌司礼监的时候,对内阁条陈、六部奏章,甚至是天下所有文武百官上呈天启皇帝的奏章,魏忠贤都是这样处理的!
现在也一样,大字不识的魏忠贤,在接到从北京城中传来的这份魏良卿的口供的手抄本后,翻来覆去瞧了半天,除了认识一个‘魏’字外,其余的字,却几乎是一字不识!
到最后,魏忠贤也只能叫来了身边的一个伴当,由他将这份手抄件,原原本本的读给魏忠贤听。
那个伴当在读手抄件的时候,前面都还好好的,可读着读着的时候,那个伴当额头上却满满的布满了一层冷汗,读手抄件的时候,也开始变得结结巴巴起来了!
魏忠贤一直在闭着眼睛仔细认真的听着,听着听着,慢慢的却也感觉出不对味来,虽然伴当读得结结巴巴,连断句甚至都有些断不清楚,但话里话外的内容,魏忠贤却是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