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才,王承恩才将毛文龙送出了乾清宫,而毛文龙这一次觐见,却是来陛辞的!
不过,他不是陛辞回东江镇,而是移驻江浙,开府宁波府,以提督江浙海防军务,兼理粮饷,稽查海上商路兼管对东瀛、琉球及南洋、西洋诸藩属通商事宜钦差大臣的身份,出镇宁波。
而在毛文龙离开的时候,朱由检还专门给了毛文龙一道《开放苏松杭宁台温诸沿海州府海关港口,与东瀛、琉球、南洋、西洋诸藩属通商疏》的谕旨。
谕旨的内容很简单,也很直白,在谕旨的名称里,就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就是要开放苏州、松江、杭州、宁波、台州以及温州等沿海州府海关港口,与东部沿海级南洋、西洋诸藩属进行通商贸易!
在此之前,大明执行的基本上都是闭关锁国的国策,跟周围藩属国的贸易往来,也仅仅只是保留了屈指可数的几个港口,作为朝贡贸易。
而就算是在神宗朝之前的隆庆年间,隆庆开关,也只不过开放了一个小小的月港,而且,就连这仅仅开放的一个海关关口,在天启年间,也已经渐渐的趋于没落了!
嗯,月港没落,其中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其实还是朝廷的禁海令。在禁海令下,朝廷每年只发放一百一十张贸易出海许可令。没有许可令,擅自出海,都被视为违法。
然而,随着大批西洋商人纷至沓来,东西方之间的商业贸易需求与日俱增,而小小的月港,根本满足不了这种与日俱增的贸易需求。
因此,也才造就了大批沿海私商的出现!
之前的东海龙王李旦,以及现在的东海话事人郑芝龙,便都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海上巨商,亦商亦盗,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而随着李旦和郑芝龙,也包括南边万里石塘里的刘香等海上商盗的盛行,海上的贸易往来,几乎已经被他们所垄断,月港的贸易地位,自然也就渐渐的没落了下去,没有了往日的繁荣了!
自从登基之后,朱由检其实一直就想要开放通商口岸,并课取商税,以增加朝廷收入。
只不过,之前,朱由检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人员,可以出面主持东部沿海港口开关之后的通商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