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各部所上的建献条陈,由其他各部各司,先筛选一遍,这本就是当初朱由检定下的规矩,徐光启在内阁,事先看到过户部的建献条陈,也是有那个可能的。
然而,不管徐光启之前有没有看到过这份条陈,在君前奏对之时,他能够说出这一番话来,就已经难能可贵了。
而如果徐光启是现在才看到、听到这份条陈,然后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想到了这番话的话,那他才智的敏捷,可比御前其他所有朝臣都要高得多了!
想想也是,徐光启可是明朝末年唯一的一个大拿,学术范围更是涉及天文地理、农桑科技,可以说是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都是专家,那智商还能低了去?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想出了这一番话来,也应该没什么好奇怪的吧?
而且,徐光启的话,跟杨嗣昌的条陈,还是有一定的出入的,或者说,徐光启的话,应该更加能够获得大明宗亲的谅解吧?
杨嗣昌的条陈,不管是‘君子之泽,三世而斩’还是‘五世而斩’,都可以说是一刀切,三世五世之后,所有的宗亲就全都变成了普通的老百姓!
而按照皇明祖训,大明朝的宗亲,可是不能入朝为官,或者说大明朝的宗亲,从一出生,就已经有了一个官身,而且这个官身还是固定的,几乎没有多大变化的可能!
并且,这个官身,也仅仅只是他们作为大明宗亲的一个身份的象征和领取岁俸的凭证,享受身为大明宗亲的一些特权外,这个官身,似乎也没什么别的用处了!
那些子孙后代繁衍庞大的周王系、蜀王系、鲁王系等,传承到现在的,各王府世系中的奉国中尉,恐怕已经有数百数千人之多了!而整个大明宗室中的奉国中尉,恐怕更是数以万计了!
而如果按照杨嗣昌的条陈,哪怕是五世而斩,这些奉国中尉,甚至是再往上一两级的辅国中尉、镇国中尉,可都在‘五世而斩’的范围之内!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杨嗣昌的条陈去落实执行的话,大明宗室中,失去爵位俸禄的,恐怕将占去整个大明宗室的十之七八,甚至很有可能还更多!
一下子砍去这么多宗亲,哪怕朱由检是大明天子,天下至尊,恐怕也得激起宗亲的全面反击不可,甚至于成祖靖难之事,也将重演!
当初,建文帝只不过是想要削藩,削减和限制边关藩王手中的兵权,还仅仅只是动了藩王手中的兵权,而且只是动了几个王爵手上的兵权,便激得成祖起兵靖难,清君侧!
而现在,按照杨嗣昌的条陈建议,朱由检要砍去的,可是大明宗室子弟之中,百分之七八十的人赖以生存的基础!那些大明宗亲,不群起而攻之才怪了呢!
就算现在藩王宗亲手上,已经没有名义上的私兵了,有的也只是仪卫司的仪卫护卫,人数也都不足为奇,可一旦将这些宗亲逼得急了,散财招兵,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大明宗室手上,虽然没有兵权,但每年的俸禄岁银什么的,日积月累之下,早就已经积累起了不知道多少财富了!
真要逼得他们走投无路,散财招兵造反了,恐怕瞬间便会形成燎原之势,危及,甚至是彻底颠覆大明帝国,或者说颠覆朱由检的皇位,恐怕也不是什么难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