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第252章 陈经纶与番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2章 陈经纶与番薯(1 / 2)

崇祯元年三月初一朔日大朝会上,朱由检对皇陵山贪腐案的涉案人员量刑的旨意下达之后,满朝文武几乎一下子就已经明白了朱由检的心意,崇祯新政的基调就此定下!

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从朝堂中枢到地方,几乎所有的大明朝的官吏,都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就两个字——赞成,绝对的赞成!

不赞成也不行啊,太祖旧法,贪腐六十两银子以上者,剥皮实草,还要竖在官府衙门前面,以警后人!

皇帝把太祖的这一条旧法都搬了出来,原因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对新政表示支持么?

只是,新政的基调是定了下来,可新政要怎么改,或者说怎么变,朝堂中枢还没拿出个方略来,皇上同样也还是一头雾水的样子!

而在此之前,以三个月为期限的建献之策的征集期,也早就已经在崇祯元年的正月份就已经到期了。

到期之后,朱由检也并没有再将这个政策延续下去,之前三个月征集起来的大明帝都北京城中的京朝官的建献之策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都是泛泛空谈,言之无物!仅有极少数还算得上有几分真知灼见!

而那极少数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的条陈,朱由检也早就已经让王义、陈顺忠他们分门别类,整理到了一边,就等着一件一件的逐步落实下去了!

不过,虽然京师之中六品以上的京朝官直接向朱由检呈送建献之策的通道是断了,但是走正常程序送上去的奏章和条陈,却依然还能送到朱由检的手上!

在崇祯元年三月二十六日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份奏章条陈,被送到了朱由检的手上!

请改京营兵制疏!

请改京营兵制疏,与请改御营兵制疏,也就一字之差,乍一看的时候,朱由检还以为又是武将系统弄出来的鬼把戏呢。可仔细一看之后,却又完全不是!

请改御营兵制疏,是当初五城兵马司,或者说是英国公张维贤和定国公徐希皋搞出来的,就连现在已经升任御营副都指挥使的魏国良,也不过是张维贤和徐希皋推到台前的傀儡而已!

而请改京营兵制疏,则是文官写的,而且还是一个朱由检耳熟能详的人写的——刚刚以兵部右侍郎,佥都御史的原官起复的李邦华!

几天前,李邦华才刚刚从老家江西进京,入对的时候,就在朱由检面前,谈论了很多军事方面的事情,从李邦华的言谈举止中,朱由检也可以感觉得到,李邦华在军事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独特的见解的!

毕竟是做过天津巡抚的人,对地方军制有一定的了解,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而且在此之前,徐光启可是曾经推荐过李邦华,想要让他去负责推广种植红薯技术的!当时,朱由检也在李邦华和南居益两人之间有些难以抉择。

不过在二月初的时候,南居益就已经从四川赶到了京师,比李邦华先一步进京,也先一步见到了朱由检。

而在二月中旬的时候,从南边福建和江浙一带,专门运进北京城的的十大车红薯的种子,也几乎与南居益同时,抵达了北京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