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体恤老臣之心,臣等感激涕零,黄阁老年迈体弱,不能再为皇上分忧解难,不敢恋栈权位,只求皇上恩典,允其告老归田,以养残躯。”李国再次躬身行礼说道。
听了李国的话后,又沉吟了片刻,朱由检才又说道:“也罢,倦鸟归巢,落叶归根,既然黄阁老思乡情切,执意归老,朕也不便强留。”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朱由检又转头对身旁的小顺子陈顺忠说道:“小顺子,传朕旨意,加黄阁老三公之位,赐公田百亩,命甲士护送,驿传还乡,颐养天年!”
“是。”一旁的小顺子急忙躬身应道。
停顿了一下,朱由检才又说道:“诸卿,还有何事禀奏?”
话音刚落,兵部尚书王在晋便又出班躬身行礼,说道:“皇上,所谓孤掌难鸣,如今内阁首辅出缺,内阁辅臣四不在其三,仅存一员,且内阁杂务颇多,臣李阁老分身乏术,难以处置。若是李阁老再因此而累倒累病,则我皇明,又失一重臣耳。”
听了王在晋的话,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旋即又问道:“那以爱卿之意,该当如何?”
王在晋微微愣了一下,旋即躬身行礼说道:“臣斗胆,请陛下再选贤良之士,充栋内阁,以为皇上分忧解难。”
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扫视了众人一眼,然后才又说道:“诸位爱卿以为,王尚书之言,若何?”
虽然因为孙承宗之事,朱由检对王在晋这个兵部尚书,其实十分的不满,但不得不说,能够爬上六部尚书、侍郎等gāo • guān位子上的,都是察言观色,揣摩圣意的行家里手!
朱由检只是在召开御前朝议之时,让通政司和六科给事中也参与到了其中,王在晋,甚至于李国、张维贤,以及其他参与御前朝议的文武官员,就已经猜测到自己想要增补内阁辅臣了。
所以,才会有王在晋请求‘充栋内阁’之言了。
而听了朱由检的问话之后,其他文武大臣,特别是张维贤和李国,几乎同时站了出来,躬身行礼说道:“臣附议。”其他文武大臣,也几乎同时出班,躬身行礼,对王在晋的提议,表示了赞同。
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停顿了一下,然后才又说道:“既然如此,那便按照惯例,由诸卿举荐贤良之士,充栋内阁吧。”
在来乾清宫的路上,很多朝臣就已经猜到,这一次的御前朝议上,皇上恐怕会增补内阁辅臣了,因而在心底也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或者说已经想好了合适的举荐人选。
听了朱由检的话后,几乎很快,便有人出班,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合适人选。而有了人带头之后,其他人更是纷纷出班,说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合适人选。
一时之间,挤进来了六十多人的乾清宫中,顿时显得有些人声鼎沸了起来,朱由检见此,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这样子可不好,闹哄哄的,跟个菜市场似的。
“嗯哼!~”龙椅上,朱由检发出了一声干咳,整个乾清宫,一下子便安静了下来,所有人,全都抬头望向了朱由检。
朱由检扫视了众人一眼,然后才说道:“诸位爱卿,朕意以为,诸位爱卿,不若将自己心中合适之人选,书写于宣纸之上,呈送于朕,再于殿上,当场公布,取其得票最多之十人,为阁臣备选,诸位爱卿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