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第504章 东阁武学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4章 东阁武学士(1 / 1)

江浙本就是大明国最为富庶繁华的地区,江浙水师又怎么可能没有别的灰色收入呢?只要毛文龙愿意,哪怕是以劳军的名义,也能从江浙地方上那些商贾手中,捞到很大的一笔收入。

只不过,那些灰色收入,都是见不得光的,又怎么能跟正大光明的奖励收入相比呢!

跟冒着有可能被文官参劾,被皇帝唾弃的风险,去收那些灰色收入,毛文龙更希望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扩大对外商贸往来,获得进出口关税,从而正大光明的从皇帝手上,获得几十万两,甚至是更多的奖励!

皇上给的奖励机制中,可只有奖励的起步线,并没有最高线!

因此,对于毛文龙来说,进出宁波和杭州,嗯,以后还得加上苏州、松江以及温州、台州等地的每一艘商船,那可都是钱,钱,钱啊!

海上游曳的海盗,哪怕仅仅只是有可能威胁到海上商路的小股海盗,对于毛文龙来说,影响的可都是进出口的关税,都可能是他荷包里的小钱钱啊!

在这种情况下,既然已经发现了江浙外海的岛屿中,可能隐藏着会威胁到海上商路安全的海盗,毛文龙又怎么可能掉以轻心呢?

几乎将江浙水师提督衙门所有的水师战舰,全都派了出去,以十条战船为一支分舰队的小规模舰队的形式,在以宁波和杭州为中心的方圆百里范围内,进行了拉网式的搜索和巡逻。

每一寸海面,每一座海上岛屿,有人的,无人的,命名的,未命名的,全都进行了仔细认真的搜索。

整个海上剿匪行动,从崇祯元年的十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年底,在两个月的时间范围和跨度内,共计搜索海上岛屿一百九十一座,剿灭海上小股规模的海盗四十七支,缴获海盗船只八十六艘,击毙和斩首海盗头目、头领三百二十一人,俘虏海盗八百九十三人!

一时间,整个江浙沿海,海面上的海盗,几乎绝迹,不是被剿灭,就是逃窜得远远的,逃离了江浙海面,逃到北边的黄海,或者南边的闽广海域!

而从江浙水师提督府上呈北京兵部的报捷和请功的折子,更是如同雪片一样飞向了北京城,一时间,整个北京兵部也都变得热闹了起来。

兵部和内阁,对于江浙水师的剿匪行动,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嘉奖褒功才好!报捷和请功的折子,实在是太多了,若是按照辽东前线军功的褒奖惯例,那可就真的是赏无可赏了!

在辽东,斩首一个辽东鞑子的首级,那可就是一个军功,阵斩十几个辽东鞑子,几乎就可以吹嘘出一场大捷来,甚至很有可能造就一两个副总兵出来!

一场大战下来,若是能够斩杀几十几百名辽东鞑子,那更是天大的功劳,从督师的文官、监军,到领兵出战的参将、游击,甚至是下面的都司把总等,全都能加官进爵。

当初毛文龙从区区一个都司把总,在短短的十年不到的时间里,就开镇东江皮岛,加左都督、平辽总兵官衔,成为一镇大帅,凭借的可就是当初偷袭辽东镇江的功劳!

那一战,可是让毛文龙躺在功劳簿上,足足吃了好几年的军功,一路从都司升到了东江镇总兵官,成为了朝廷的一品大员!

就算不按照褒奖辽东前线军功的惯例,斩杀数百海盗头目,俘虏近千,这些由零零散散的剿匪捷报,汇总在一起的功劳,也足以称得上是一场大捷了!

有功不赏,于军中可是大忌,从将军到普通士兵,都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捷报既然报了上去,而且兵部也已经派员查验了捷报的虚实,这功劳,自然就不能不赏!

只不过,身为主帅的毛文龙,已经官居一品,位极人臣,再想加官进爵,也不是那么容易了。在向朝廷和兵部报捷时候,毛文龙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

因此,在向兵部报捷的时候,毛文龙几乎将所有的功劳都推给了下面的将士,对于自己再加官进爵,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

不过,当崇祯二年正月二十一,朝廷的圣旨下来时,毛文龙在原有的左军大都督、太子太保、靖海总兵官的官衔之外,又多了一个头衔:东阁武学士。

提督江浙海防军务,兼理粮饷,稽查海上商路兼管对东瀛、琉球及南洋、西洋诸藩属通商事宜钦差大臣,那是毛文龙的差遣,也就是他现在的职务,而东阁武学士、左军大都督、太子太保,靖海总兵官,则是毛文龙的官衔!

东阁大学士,跟东阁武学士,只有一字之差,毛文龙刚刚接到圣旨,听到这个加衔的时候,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接下圣旨后,在招待从京师来的,前来传旨的宫中特使小玄子,在酒足饭饱后,毛文龙才抽空问了小玄子一句,这东阁武学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官衔。

一问之下,毛文龙才从小玄子那得知,这东阁武学士,竟然是皇上在崇祯二年正月正旦大朝会后,新增加的一个官衔,嗯,准确的说,应该是一系列的官衔。

因为不仅仅有东阁武学士,还有文渊阁武学士、武英殿武学士、文华殿武学士、建极殿武学士和中极殿武学士!

嗯,怎么说呢,所有的武学士,都是比照着四殿二阁的大学士来的!

由四殿二阁大学士组成的内阁,如今是朝廷的权力中枢,内阁首辅更是百官之首,所有的文官,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四殿二阁大学士,能够入阁,成为阁老辅臣!

而在以往,武官也好,勋贵也罢,几乎就没有能够成为内阁大学士的,自然也没有入阁的可能!甚至于就连文官之中,非翰林学士,也几乎没有入阁的可能!

天下官吏,数以万计,能够成为内阁学士的,又能有几个?现在的内阁之中,首辅次辅加上其他辅臣,总共也不过才六个人而已!

而且,从皇上继位到现在,一年多差不多快一年半的时间了,朝堂上也不过才举行了一次廷推,增选了五个内阁辅臣,罢黜了三个内阁辅臣,才形成了现在的内阁六辅的局面。

而现在,嗯,准确地说,应该是从崇祯二年正月开始,内阁之中,却又出现了一丝细微的变化。而这个细微的变化,就是武学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