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粱只在板桥镇待了三天,便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所有的口供。
之后,徐云粱直接将鳌山卫指挥使司印移交给了登莱水师游击张康安,登莱水师提督张可大,派张康安来鳌山卫,协助锦衣卫指挥使同知徐云粱抓捕高嘉福、郑嘉闵等人,本来就有让张康安暂时代管鳌山卫指挥使的心思!
而且,郑嘉闵被抓后,鳌山卫指挥使司群龙无首,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大将,坐镇鳌山卫,鳌山卫下面那些卫所兵,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呢!
因此,在徐云粱离开板桥镇时,便将鳌山卫指挥使司的印信,移交给了张康安,张康安手上有登莱水师四十六条战舰,数千登莱水师精锐,足以震慑住鳌山卫中那群骄兵悍将了!
而且,鳌山卫设立之初的目的,本就是防备海防倭寇,而登莱水师,更是负责整个登莱沿海的海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节制鳌山卫的,由登莱水师提督派人,暂时接管鳌山卫,从指挥层面上来说,也并不算逾矩。
将鳌山卫指挥使司印信移交给张康安后,徐云粱便带着锦衣卫,押送着高嘉福、郑嘉闵以及其他几个晋商分号的掌柜、管事,离开了板桥镇,返回北京。
而几乎同一时间,从登莱水师驻地蓬莱军港出发的另外一队锦衣卫,也押着范永升等其他范氏商行的管事、大管事,往北京赶去。
至此,山东境内的范氏商行的分号,几乎已经被一网打尽,除了极少数几个见机不妙,逃脱了的管事、伙计外,其它的伙计、管事以及掌柜,全都被抓了起来。
普通的伙计、跑堂,则被集中关押在了所在的府州县衙之中,由州府县衙的亲民官负责审问。而那些主要的管事、掌柜等,则被集中送到了山东提刑按察使司衙门,由锦衣卫负责审讯。
而所有的一切抓捕工作以及审讯工作,都是在暗中进行的,在抓捕之前,锦衣卫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保证消息不会外泄!
但是,在抓捕的时候,却依然还是有一些漏网之鱼,甚至就连在蓬莱县城之中,都有一个范氏南北货栈蓬莱分号的掌柜杨廷文,给逃脱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虽然蓬莱县衙很快便下了海捕文书,行文州府,绘影捉拿杨廷文,但几天过去了,杨廷文却依然没有任何消息,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
对此,登莱水师提督府和蓬莱县衙,甚至是登州府、莱州府府衙等地方衙门,也是无可奈何,无计可施!
别说登州府、莱州府了,就算是蓬莱县,整个县域方圆百里,山岭丘陵无数,藏个人还不容易么?杨廷文真想要逃避官府追捕,往山野乡里一躲,想要再找出来,可就跟大海捞针一样了!
杨廷文是这种情况,其他几个逃脱的管事、伙计等,同样也是这种情况,一旦逃脱了,想要再把他们给揪出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不过,大明地方上实行了严格的路引制度,想要逃亡到外地,没有路引,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只不过路引这东西,普通人想要伪造,没那么容易,可只要有钱,肯花些精力和功夫,伪造上一两张,也不是完全的没有那个可能!
因此,那些逃脱的范氏商行的伙计、管事,现在在什么地方,还在不在山东境内,也都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