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里路的通广线,中间还加上了一个经停的车站——五柳营村车站,总共就有了三个车站,每个车站之间,距离也就十里多点。
通广线,原本就是顺着城外官道的走向建造的,而通州通往广渠门的官道,更是进出北京城的最主要的道路之一,原本人就很多。
新的通广线有轨马车线路建成后,在试运营通行了一个月后,朱由检便又让顺天府尹孙世祯,以顺天府的名义,出资十万两,成立了一个顺天府公共交通运输公司,简称顺天公交公司。
当时,孙世祯在面见朱由检的时候,还以没有先例,以及顺天府根本没有那么多钱为借口,推脱此事,不愿意成立什么顺天府公共交通运输公司。
朱由检却说,没钱没关系呀,找大明皇家商业发展银行或者户部四海钱庄借就行了,大明皇家商业发展银行现在正愁着没有好的投资项目呢,只要孙世祯开口,还怕借不到钱么?
无奈之下,孙世祯只得硬着头皮去大明户部的四海钱庄,以顺天府的名义,开口借钱,不曾想四海钱庄最终却只批了四万两,还款期限五年。
剩下的六万两,孙世祯只得又硬着头皮去大明皇家商业发展银行借钱,没想到大明皇家商业发展银行的经理,听了孙世祯借钱的理由后,竟然两眼放光,当场便签字批了十万两的放款额度,把孙世祯都给吓了一跳。
最终,孙世祯还是只从大明皇家商业发展银行,借了六万块钱,还款期限同样也是五年,不过利息,却比四海钱庄那边,足足少了一成,一年就少了好几百两的利息呢!
看到大明皇家商业发展银行以主动降低利息的方式,借钱给顺天府衙,成立顺天公交公司时,孙世祯还真有些疑惑不解,同时也有些后悔,早知如此,就不应该去户部的四海钱庄借钱了,全部在大明皇家商业发展银行借钱多好,光是利息,就能省下好大一笔钱呢!
有了十万块(两)本钱后,大明朝的第一家轨道交通公司——顺天府公共交通运输公司,也总算是在崇祯元年的九月份,粉墨登场了。
顺天公交公司成立后,大笔一挥,便从通州造船厂购进了两辆总共十节的有轨马车车厢,一下子便用去了两万两。
两辆有轨马车,每辆挂载五节标准车厢,可根据运输性质,加挂载人或者载货车厢。试运营时,通广线上的马车,便是以三节载人车厢,两节载货车厢的面貌出现的。
试运营期间,不收取任何费用,从通广线通车开始,以北关桥站为起始点,以广渠门站为终止点,每日往还北关桥站和广渠门站五趟以上。
每辆有轨马车,可同时运载两吨货物和一百八十名乘客,或者运载三百名随身携带不超过二十斤物品的乘客或者总重五吨的货物。
试运营的时候,那辆有轨马车的所有权,是归通州造船厂所有的。
但是试运营结束后,顺天府公共交通运输公司成立后,那辆有轨马车,便作为公司购进的第一批两辆有轨马车中的其中一辆,被移交给了顺天公交公司。
购进了两辆有轨马车后,顺天公交公司,同样还试运营了一段时间,并且在试运营期间,实行票价的优惠促销活动。
从起始站北关桥站上车,经五柳营村站,到广渠门站,全票票价四分,一米以下的儿童,再实行实行半价优惠,三岁以下的儿童,由大人监护,实行票价全免,十岁以下儿童,无大人监护,不许上车。
宫广渠门站回来也一样,而北关桥站到五柳营村,又或者五柳营村站到广渠门,或者到北关桥站,全票票价则是两分,儿童同样实行半价或者免票。
在之前通州造船厂试运营有轨马车的时候,因为没有收费,所以几乎每一趟车,都是人满为患,甚至有很多从四面八方,从北京城里赶来凑热闹的人,想要感受一下这个新出来的有轨马车。
而现在,在顺天公交公司成立后,试运营期间,实行票价优惠,就算是全票的价格,其实也并不是很贵,也才四分钱而已,也就是之前的四文钱,算下来还是挺划算的。
只不过突然从免费变成收费了,一时之间,之前免费试运营期间习惯了免费的那些乘客,还是有些适应不了。
收费试运营的前几天,按照之前的发车时间表,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六点,十二个小时之间,总共排了五个班次,都是从北关桥站出发,到广渠门站后,又从广渠门站返回。每一个班次的往返时间,差不多都是两个小时多点。
只不过,收费试运营的前几天,每趟班次几乎都没坐满,很多车厢甚至全是空着的,前十天的试运营下来,收上来的车票钱,甚至不到两百两,每天的车票收入不足二十两。
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一趟列车,票价收入甚至还不到二两银子,一趟列车的乘客甚至不足五十人!
这点上座率,甚至连喂养拖载这些车厢的驽马的草料钱都不一定够啊!
每次发车,要拖动五节车厢,配备的驽马是四匹,而为了保证车速,也为了保存马的体力,每往返一趟之后,就得更换马匹,要保证五个班次的班车,都有马匹可用,就至少得准备二十匹驽马。
而这二十匹驽马,一天消耗的粮草,差不多都要十两银子,甚至有可能更多!再加上驾驶员(马车车夫,而且必须是要技术十分熟练的马车车夫),以及检测检修工人等,每天的开支,可远远的超过了二十两啊!
这样下去,别说还银行的欠款了,恐怕要不了多久,整个顺天公交公司就得垮台!
为此,在试运营了十天后,孙世祯便又跑去了朱由检那里哭穷,想要将才成立不过十天的顺天公交公司给解散了,以免继续亏损下去。
至于现在亏损的这点钱,就算算上银行的利息,其实也不过才亏损了几百两而已,可要是继续亏损下去,那可就真不好说了,说不定过了年后,这几百两就变成了上千两,然后是几千两几万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