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乾清宫离开的时候,刘兴祚都还有些迷迷糊糊的,紧随着他身后离开乾清宫的翰林院侍学士杨观,追上去了两步,走到刘兴祚跟前,用复杂的眼神瞧着刘兴祚,朝他拱手道贺道:“刘阁老,恭喜您啊。”
“不敢不敢,杨大人言重了,言重了。”刘兴祚急忙回礼说道,说着,略微迟疑了一下,刘兴祚才又低声说道:“杨大人,下官不是很明白,下官是武将,皇上怎么,怎么让下官入阁参赞军机呢?还有这东阁武学士,这,这到底是何官职啊?”
“刘阁老真不知道?”杨观斜眼瞧着刘兴祚说道。
“下官刚刚归明,对朝堂上的官职,确实知之甚少,还望杨大人不吝指教。”刘兴祚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东阁武学士,那就是武官中的东阁大学士,你只要知道东阁大学士是做什么的,也就知道自己该要做些什么了。”杨观有些羡慕地瞧着刘兴祚说道。
自己虽然距离内阁的大门仅一步之遥,但想要跨过这一步,却还不知道要等上多少年呢!
听了杨观的话,刘兴祚却不由得又愣了一下,皇上,皇上竟然如此信重自己,真的让自己入阁参赞军机了?
大明国的内阁大学士,哪怕只是东阁大学士,那也是大学士啊,是内阁成员,皇上的陛辅之臣!整个大明朝,几千几万名文官之中,能够入阁拜相的文官,又有几个?
自己是武官,却能够入阁成为内阁辅臣,这,这可真是莫大的荣宠啊!大明朝的武官,如自己这般的,入阁参赞军机的,又能有几个?
等刘兴祚回过神来时,杨观却已经离开了,身边只有一个带他出宫的小太监。微微迟疑了一下之后,刘兴祚这才又低声问道:“公公,内阁武,武学士,共有几人?”
那个小太监想了想之后,这才说道:“算上阁老您,到现在也不过才五个人。”
“哦?不知另外四个是哪四个呢?”刘兴祚有些奇怪地问道。
“嗯,有五军大都督府大都督,京营总政,少保,太子少保,世袭英国公张公爷,还有世袭定国公徐公爷,提督江浙海防的毛文龙毛大帅,提督津鲁海防的张可大张大帅。”
听了小太监的话,刘兴祚不由得又愣住了,那什么世袭英国公张公爷和世袭定国公徐公爷,就不说了,从世袭两个字就能够看得出来,很明显是世家勋贵的代表。
而提督江浙海防的毛文龙毛大帅和提督津鲁海防的张可大张大帅,那可都是刘兴祚的老熟人啊!
毛文龙镇守东江镇,前后十余年,跟辽东鞑子打了大大小小数十次仗,刘兴祚曾经也跟毛文龙交过手,对毛文龙可谓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至于张可大张大帅,十天前,自己才在登莱水师见过他呢,若不是他在海上搜寻了三天三夜,找到了已经饿得奄奄一息的自己,自己现在恐怕早就已经变成了渤海湾里的一只孤魂野鬼了,哪还有现在入阁拜相的高光时刻啊?
只是,刘兴祚也没想到,十天前自己见到张可大的时候,张可大还只是登莱水师提督,也没听他说快要高升的消息,更没有听他说起过什么内阁武官之类的话来。
可没想到短短的几天时间,张可大就已经成了津鲁海防提督,内阁武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