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城中,东南西北四个城区,各有一个校场,直面敌军的东南北三个校场,都驻扎有重兵,只有城西校场,只驻扎了一支预备队和后勤部、装备部的武装护卫力量。
后勤部、装备部从关内运送到宁远前线的后勤物资和军用物资,也都是先送进城西校场仓库,然后才逐级下发到各个旅团的后勤装备部门。
警卫营一连二连接管整个城西校场后,城西校场的防御等级一下子便提到了最高等级,所有人员在岗在位,枪弹上膛,严阵以待。
在戒卫森严的情况下,张维贤、李邦华和刘兴祚三个军中巨头,终于看到了以后勤物资的名义,被秘密押运到前线的两款新式装备中的一款——多管机枪。
谭兴龙赖以成名,成为工程院第二批三名工程院院士中的一个的成名之作,被朱由检御笔赐名‘暴雨烈火’的多管机枪,是一种管风琴式机枪,总共两款,一款是十六管,另一款是二十五管。
就跟谭兴龙说的一样,多管式转轮机枪,操纵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在谭兴龙带来的实验人员的指导下,警卫营二连的一个班十个人,很快便学会了如何操纵和使用。
在城西校场北边靶场里,在隔着两百米远的距离上,横着放上了一排又一排的人型靶子。一挺十六管机枪被架在了靶场外的半人高的沙袋掩体后面。
在实验人员的指导下,五个警卫连的战士,正在摆弄着十六管机枪,一个士兵将装填好了dàn • yào的四四排列的十六管击发底座,装在了十六管机枪枪管后面,推压上膛。
另外三个士兵,则在旁边将子弹装填进其他的击发底座座孔里,还有一个士兵,则将手指放到了击发装置上面。
采用弹簧推进式的击发装置,内部使用了钟表上面使用的擒纵机构,扣动扳机时,擒纵机构便会在弹簧的作用下,推动撞针,逐一撞击子弹底座,击发底火,从而将弹头击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