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第650章 多管火箭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0章 多管火箭炮(1 / 1)

四横四竖排列的十六支枪管,十六发子弹,几乎就在一个眨眼的功夫内,就全被发she出去,密集交错的子弹,直接将枪口正对面的人型靶子,打出来了一个宽两米的缺口,子弹甚至直接打到了人型靶子的第三排上去,将第三排的人型靶子,都打断了两个!

击发之后,枪手和装填手配合,迅速更换子弹底座,将已经击发的子弹底座换了下来,转手放到了一旁,又将另外三个装填子弹的士兵,装填好了的子弹底座,重新装上了机枪,并在此击发起来。

前后更换底座,也就用了两分钟的时间,而根据谭兴龙所说,熟练之后,更换子弹底座的时间,甚至能够缩短到一分钟之内,不过,装填子弹的士兵,则至少要六个人!

一个班十个人,正好可以配备一挺十六管的多管机枪。

而同样使用十六支枪管的多管机枪,还有另外一种排列方式,两排八支枪管并联的方式,在宽度上,比四四排列的十六管机枪要宽上一倍,可以控制(封锁)的范围也更加的宽大。

不过,射速就比四四排列的十六管机枪要慢上一些了,但比现在皇家陆军装备使用的02式燧发步枪,还是要快上许多!

如果事先有大量准备子弹底座的话,在战斗中,装填子弹的士兵人数,甚至可以直接缩减掉,让后勤人员在后方装填dàn • yào,然后输送到前线,交给枪手和装填手使用即可。

如此一来,前线的士兵,却也能大大减少,用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几挺多管机枪,就完全可以控制和扼守一个战略要地,关隘城门等交通要道!

而另外一种二十五支枪管的多管机枪,跟十六支枪管的多管机枪,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基本上都一样,只是它的弹簧操纵机构更强更大,瞬间发射出去的子弹,也更多而已。

操纵和使用方法都很简单,最主要的其实就是装填子弹,和将子弹底座,装上枪管,就跟谭兴龙所说的一样,熟练了之后,在实际的战斗中,一分钟内更换完子弹底座,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而这一次,谭兴龙带来的十部多管机枪,其实主要还是实验性质的,是为了培训宁远前线的陆一师官兵而来的。

仅仅只用了半个下午的时间,到了晚上的时候,陆一师警卫营二连的官兵,基本上就已经学会了操纵和更换子弹底座,也尝试性的打掉了一千多发子弹。

好在这种多管机枪的枪管,跟02式燧发步枪的枪管都是通用的,口径和长度完全一样,膛线也是一模一样,所用的子弹,也全都是15毫米口径的步枪弹。

通用口径的步枪弹和枪管,也减少了后勤补给方面的麻烦和困难,减轻了后勤部的负担。

第二天的时候,谭兴龙还带着火药局的实验人员,对二连的官兵,进行多管机枪的操纵指导和使用方面的训练。

而唐世钊,则在一早,就带着火器局的工作人员,和张维贤、李邦华和刘兴祚等人一起,在警卫营一连的官兵的簇拥下,从西城门离开,出城上了城西的虎山梁。

唐世钊和火器局的工作人员,以后勤物资的名义,押运到宁远的三款六部火箭炮,也在一连的协助下,从山脚下,直接通过炮车,推到了虎山梁山脊上。

虎山梁位于宁远城西北边,往西北一百多里,全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峻岭,直到一百五十里外,过了群山峻岭后,却又是蒙古朵颜部。

听唐世钊说,多管火箭炮的射程,足足有一两百里远,从宁远卫城,往东是一片汪洋大海,东北直到大凌河,都是明军扼守的辽西走廊(宁远防线),一两百里,的确是可以直接从宁远,打到大凌河更东北的广宁卫了。

但毕竟是实验,是不是真的能打那么远,谁也说不准,毕竟,那可是一两百里远,而不是一两里,十里二十里,就算是骑马,也得骑上一整天!

这么远的距离,万一打不到呢?半途中调了下来,岂不是会掉在自己人的头上?说不定还就掉在大凌河城后方了呢!

这个险,张维贤可不敢冒。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往海上无人区打,或者拉到别的什么没人的地方打去,只是,朝海上打,火箭炮最后到底落在什么地方,也不好监控掌握,具体打了多远,也不好计算。

因此,在研究了一夜的地舆图后,张维贤最终才下定决心,还是往西北方向打。

西北方向,多是崇山峻岭,出了崇山峻岭,也是漠北草原,不管是落在草原上,还是落在崇山峻岭间,可能引发的后果,都绝对比朝东边打要轻松得多!

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六门火箭炮(两门二三联装,两门三三联装,还有两门四三联装),才终于被推上了虎山梁,在虎山梁山脊上架了起来。

一根根大腿粗细的炮管,装在并联发射架上,斜向上四十五度,直指着西北苍穹,一队队列阵整齐的士兵,站在发射车后面,用惊讶和疑惑的眼神,望着眼前比载人四轮马车还要宽大上一些的多管火箭炮炮车。

六门火箭炮,却足足有五十四根大腿粗细的炮管,装填有五十四发手臂粗细的,长达一丈的火箭弹,被涂成了灰白色的涂装,在阳光下,散发着丝丝寒光。

唐世钊带来的工作人员,站在一门二三联装的六管火箭炮车前面,指着车上的火箭炮,小心翼翼地替他们介绍着各部分的名称,讲解着操纵和使用方法等等。

前后讲解了约一个小时,这才让工作人员,几乎是手把手的教了警卫营一连的官兵,操纵了一次炮车的展开,进行了一次发射前的操纵流程和工作顺序,进行了一次完整的发射准备工作。

所有的事情做完了之后,也教会了至少一个班的官兵,操纵和使用多管火箭炮,最后,唐世钊才让那个班的官兵,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自进行了一次火箭炮的试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