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第642章 战区篮球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2章 战区篮球赛(1 / 1)

下午两点过,张维贤刚刚午睡了一下起来,正用铜盆,打着还有些冰冷刺骨的河水,洗一下脸,想要清醒一下,蓟辽战区总司令部总监察长李邦华便走了进来,笑着说道:“老总,才起来呀。”

“是啊,这人呀,一上了岁数,就容易犯困,中午不休息一下,整个下午都没精神。”张维贤一边洗着脸,一边说道。

在前线军中,也没那么多的规矩将就,什么衣冠不正不能见人什么的,随时都有可能上战场,哪还能讲究那么多啊。

洗完脸,张维贤将毛巾往铜盆里一扔,说道:“下午有什么安排没有?要不一起去城东看球赛吧,今天好像是决赛吧?”

李邦华轻笑着说道:“老总,我也正是为了这件事来的呢!今天是蓟辽战区第二届篮球赛总决赛的日子,陆一师一旅三团的白虎队,对黑云龙的黑龙队,两大强队的巅峰对决,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啊。”

“去年黑龙队以一分之差,败给了三旅的斑豹队,今年斑豹队爆了个大冷门,止步于前八强,白虎队倒是以黑马之姿,一路杀进了决赛,这老牌强队和新晋黑马之争,倒不知最后,这冠军会花落谁家了。”张维贤也点了点头说道。

从崇祯元年陆一师刚刚成立那一会儿,在军中便开始流行开一种新的竞技类团体项目,嗯,准确的说,应该是两种,一种就是篮球,另外一种,却是跟唐宋时期的蹴鞠有些类似的足球。

这两种竞技类团体项目的出现,在军中大受追捧,在陆一师中,甚至每个连队,都能拉出一支十人的团队,随时可以跟另外的连队进行竞技比赛。

甚至于在没有对手的时候,连队里,各个排之间,都能互相打上一局。再不济的时候,十人团队都能一分为二,打个对抗什么的,嗯,就连一个人,两个人也能参与!

一个人可以练习运篮走步,上篮投篮,两个人就可以搞对抗,你攻我防,我攻你守什么的。总之,篮球的出现,可以说是极大的丰富了官兵的业余生活,在极短的时间里,受到了陆一师官兵的集体追捧。

从崇祯二年开始,陆一师中,便有旅团一级的篮球竞赛的出现,到了崇祯二年底三年年初的,张维贤便直接组织了一次全师一级的篮球竞赛,以团为单位,组织了十六支篮球队,建制团九支,师直属队七支,进行对抗竞技。

而以团为单位,抽调组建的篮球队,更是在很大的程度上,凝聚了全团官兵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各营连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而在这十六支以团为单位的篮球队,进行的竞技比赛之外,陆一师还组织了以旅为单位,以及各个直属队和旅团之间的友谊赛,平时没事的时候,就打打篮球,增进增进双方之间的交流联系什么的。

总的来说,效果还不错。

因而,在移镇关外之后,张维贤便又将这种篮球竞技,从陆一师,推广到了所有蓟辽战区统领的队伍之中,在马世龙、尤世禄、何可纲等人的部队中,都推广开来。

在崇祯三年底,到崇祯四年初的将近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张维贤更是组织了以‘蓟辽战区篮球竞技赛’为名的第一届蓟辽战区篮球联赛。

而崇祯四年年底,更是开始了第二届蓟辽战区篮球联赛。

经过年前和年初三个多月的紧张角逐,到现在,就只剩下了两支球队,一个是黑云龙的黑龙队,另外一个就是以黑马之姿,从整个战区四十八支球队之中,一路杀到决赛的一旅三团的白虎队了。

在比赛前,白虎队可几乎没什么人看好他们,更多的人,看好的还是去年的冠军队,九旅九团的斑豹队,可没想到斑豹队却仅仅止步于前八强,无缘决赛。

“是啊,这终极赛事,咱们可不能错过。”李邦华在一旁轻笑着说道。

张维贤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嗯,去叫上参谋长和副参谋长,除了必要的值班人员外,其余人,也都给他们放个假,让他们放松放松,别整天绷紧了神经。”

李邦华微微点了点头,说道:“行,我这就去叫他们。”

叫上了蓟辽战区参谋长刘兴祚,副参谋长杨苧后,四个战区的最高首长,便走出了作为总司令部驻地的城隍庙。

城隍庙外,已经有四辆四轮马车停放在了门口,看到张维贤等人走了出来,守在车门口的警卫员,急忙打开了车门。

上了车,四辆马车便在一队警卫员的护卫下,向城东校场中,临时搭建的体育场开了过去。

宁远城本就不大,从城隍庙到城东校场,也就两三里路,坐着马车,张维贤等人,很快便来到了城东校场外。

刚下马车,张维贤便听见了校场里传来的呐喊声,加油声,助威声什么的,甚至还有人唱起了军歌《精忠报国》。

刚开始的时候,那歌声还挺小声的,唱的人可能比较少,但后来,歌声却渐渐变得高亢嘹亮了起来,似乎整个校场中的人,都跟着一起大声唱了起来一样。

听到这歌声,张维贤忍不住又露出了一丝笑容,转头瞧着李邦华。

李邦华也满脸笑容地说道:“有此军心士气,何愁鞑虏不灭。”

“是啊,只要全军上下,齐心协力,我大中国,是没有任何敌人可以战胜的。”一旁的总参谋长刘兴祚也有些激动地说道。

从崇祯二年归明后,刘兴祚才第一次听到了《精忠报国》、《大中国》等歌曲,第一次听到这些歌曲的时候,刘兴祚便喜欢上了这种歌曲,每次听到,甚至都会感觉心中有一股豪迈之气,油然而生,嗯,用现在时兴的话来说,那就是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张维贤也微笑着点了点头,心中对皇帝朱由检却是更加的钦佩起来,这《精忠报国》和《大中华》,还有另外好几首现在在整个大明帝国流行传唱的歌曲,可都是咱们这位皇帝陛下亲自撰写谱曲的,而且也是从紫禁城中,最先流传开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