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虽然已经做了南面行营总指挥,提督海盖复金等地方军务,成了大金国内可以说是第一个方面大员,一手掌握海盖复金等四州地方上的军政要务。
但实际上呢,多尔衮才刚刚上任,手上也仅仅只有大金国的皇家陆军第六旅一个旅的兵力,驻扎在海州,至于盖州复州金州等地,多尔衮却连巡视一遍都还没做到。
至于四州的地方政务,以及最主要的地方税赋收入等,除了接管海州的时候,在海州州衙的库房里,看到了七万两白银,两万匹绢布和差不多三万石粮食外,其余各州的东西,到现在多尔衮也都还没见着。
而且,就算是海州州衙里的这些银粮绢布,那都是海州州衙准备要上缴沈阳新京的,然后被多尔衮强行截留了下来。
强行截留地方财政,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会不会引来大汗黄台吉的雷霆震怒,这些都不是多尔衮现在要考虑,或者已经考虑到了的!
就算大汗真的龙颜大怒,要摘了他多尔衮的脑袋去,多尔衮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将海州州衙的财赋收入,给截留下来!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银粮绢布,多尔衮别说征兵了,他现在手上拥有的皇家陆军第六旅,说不定都得带头起来造他的反!
从东昌堡撤退的时候,第六旅就只带了随身携行的武器装备和仅够三天使用的干粮补给,到了海州后,随身携带的三天的干粮,早就已经吃完了,不从海州州衙里拿些粮食出来,供大军食用,第六旅不造多尔衮的反才怪了呢!
至于海州州衙里面的那七万两白银,多尔衮当时便给皇家陆军第六旅的每个官兵,发了一两白银的犒赏,用去了四千多两银子,剩下的,多尔衮便打算拿一部分出来,用来采购铁器,招募铁匠,进行燧发步枪和子弹的仿制。
剩下的一大部分,则准备绕过范永斗这个中间商,直接从高丽安西都护府的海州郑家私港中,与郑家直接进行交易,购买进一批武器装备。
哪怕是花上高价钱,只要能够买到燧发步枪和子弹,也总比自己进行仿制,要来得方便和快捷不是!
而且,就算郑家走私来的燧发步枪价钱再高,也绝对不可能高过范永斗私下里倒卖的价格吧?
就算二两银子采购不到带子弹的走私燧发步枪,二两五钱或者三两怎么也能够采购到了吧?范永斗私下里倒卖的普通燧发步枪,也才三两银子(三十元)一支呢!
虽然,郑家私下里贩卖来的,都是一些明军军中淘汰下来的,使用过一两年,甚至连膛线都快要磨光了的,私下里被明军将领,甚至就是郑芝龙,倒卖出来的‘废旧’品,但好歹还是枪,拿到手上同样能够shā • rén!
多尔衮现在最紧缺的,就是各种武器装备了,哪怕是明军淘汰下来的废旧品,多尔衮也绝不嫌弃!
而且,名义上,多尔衮手上还有一个皇家陆军旅的编制,但实际上的兵力,其实根本就没满编了,三个主力团,其中一个团,已经丢在了西平堡外,跟着一起撤下来的,连四分之一都不到,已经可以算是全军覆没了。
而且,在撤退到海州的时候,多尔衮更是几乎损失掉了第二师所有的轻重火炮装备,一起撤退到海州的,甚至只有不到四十门虎蹲炮,三寸野战重炮,更是一门都没有!
而另外两个主力步兵团,损失虽然没有西平堡外那个主力团那么严重,但同样也损失了不少的兵力!
六千多人的一个满编率的编制,多尔衮手上满打满算,其实现在也就剩下了四千多人。因此,扩军是必须的,而想要扩军,就一定少不了武器装备!仿制自产来不及,那就只能去买!
而在大金国,除了被大汗死死地掌握在手中的赫图阿拉的火器局,以及范永斗那个汉人大奸商外,就只有一个人,手中还有火枪火炮,那就是在高丽海州的郑芝龙的代言人,郑彩!
崇祯五年七月十一日,多尔衮身边最受信任的亲兵营营长舒穆禄谭泰,作为多尔衮的代表,出现在了高丽安西都护府府治海州城外的郑家租用的私港之中,并秘密拜见了郑芝龙派到郑家私港中的常驻代表郑彩。
舒穆禄谭泰到高丽海州的目的和任务,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绕过范永斗这个中间人,直接与郑家取得联系,并且从郑芝龙手上,购买多尔衮最急需的火枪火炮等武器装备。
谈判的过程,并不是很顺利,或者说,郑彩一开始并不是很相信舒穆禄谭泰的身份,也不认可多尔衮的身份。
毕竟,多尔衮虽然是大金国的十四贝勒,大金国八旗旗人私下里称呼中的九王子,但是在大明国,多尔衮的名声还并不彰显,或者说,知道他的人还并不是很多!
而且,舒穆禄谭泰能够代表多尔衮,拿出来的,跟郑彩交易的东西,也并不是很多,海盖复金四州本就是汉人之地,又不像赫图阿拉、建州等地,还有辽东长白山山岭里的皮毛山货,可以拿来跟郑彩进行交易。
舒穆禄谭泰带在身上,可以直接拿出来,跟郑彩交易的,仅仅只有多尔衮从海盖复金四州州府县衙截留的十二万两白银,仅此而已!
十二万两白银,换成大明国现在流通的大明宝钞纸币,其实也有一百二十万了,说起来也不少了,前几年成立一家工矿厂坊,也要不了一百万纸币!
现在大明国最大的几家国营企业,唐山钢铁集团、通州造船厂、天津大沽造船厂以及京西水泥厂、京西瓷砖厂和内阁第一武器制造集团,工部第二武器制造集团等这些大明国最顶尖的国营企业,以及大明皇家商业发展银行等银行企业,当初成立的时候,启动资金也不过才两三百万元而已。
一些地方上刚刚成立的商业发展银行,启动资金甚至还不到一百万元,县级的商业发展银行,甚至只要五十万元(五万两银子)就可以申请筹备了!
不过,这区区十二万两白银,对于郑家来说,还真算不得一笔多大的数字,郑家从马尼拉造船厂的佛郎机人手中,购买的二手盖伦风帆商船和飞剪式商船,就用去了四百万元,约合四十万两白银!
而且,每一次跑商,郑家船队装载的货物总价值,不是以百万计的?
从佛郎机人手中打包购买了五十条盖伦风帆商船后,每跑一次东瀛的商路,郑家船队的纯利润,都在四百万元以上,区区一百二十万元,自然算不得什么了,更何况多尔衮想要买的,还是对于郑芝龙来说,都是十分紧俏的火枪火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