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彩率领的小型舰队和武装人员,前脚刚刚离开高丽安西都护府海州城外的港区,甚至连高丽海州牧都还没收到消息,大明帝国海河舰队司令张鑫,便已经率领着十条舰船,出现在了海州港口外的海面上。
郑芝龙利用武力,强行从海州划出了一片‘租界’,从事走私中转贸易的消息,早就已经传到了明帝国中枢,只不过因为之前朱由检还不想对郑芝龙动手,所以才故意装作不知道而已。
而现在,既然已经对郑芝龙动手了,而且也已经可以说打败了郑芝龙的主力舰队,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朱由检自然也不可能再放过这个被郑芝龙‘租借’下来的高丽‘租界’了。
就算明帝国中枢的其他文武大臣反对,甚至抬出高丽是免征之国的太祖遗训来,朱由检也一定要拿下海州租界,甚至连借口,朱由检都已经想好了,那就是窝藏郑逆,企图谋乱!
既然海州能够租借给郑芝龙,自然也能够租借给明帝国了!
郑芝龙的官方名头,也只不过是登莱水师副总兵,而明帝国呢,那可是高丽的宗主国!
名义上,整个高丽国,都是明帝国的藩属之国,从高丽手中借上一小块地,用来泊船晒货,有何不可?
而张鑫率领的这十条海河舰队的舰船,出现在海州港区外,名义上,自然是打着剿灭郑逆的旗号,但实际上的目的,却是很明确,那就是接收郑芝龙从高丽国内租借的港口区。
而高丽安西都护府和海州牧府,却是连半个屁都不敢放,不仅不敢提出任何的反对意见,相反,不仅仅是海州牧府的海州牧,连安西都护府的都管,都巴巴儿的赶到了海州港区,带着猪羊牛马、酒水蔬菜等,前来犒劳‘上邦贵客’,并求见海河舰队司令张将军。
张鑫热情地接见了高丽安西都护府都管和海州牧,以及随同他们一起前来的海州本地的高丽大官显贵。
甚至于,在第二天上午的时候,张鑫还带着高丽安西都护府都管和海州牧等人,一起登上了飞龙号机帆船,以十节的速度,离开港口,在海上航行了一个小时后,航行到一个无人岛附近时,利用飞龙号机帆船上的三十六门舰炮,对无人岛进行了两轮齐射。
两轮齐射过后,那座周长约十里左右的无人岛,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冒出海面的岛礁,已经被炸飞,只剩下零零散散的一些礁石,还露出在海面上!
看到这一幕,安西都护府都管和海州牧,不由得全都吓得手脚发软,连站都站不稳。
原本,安西都护府都管和海州牧以为,郑芝龙的水师舰船,就已经很厉害了,可没想到,明帝国的水师舰船,更加的厉害,火炮更加的犀利!
那岛礁周长不过十里,并不是很大,不过别忘了,海州牧府也不大,周长也只不过二十多里三十里都不到!
若是明帝国的水师舰船,不是对着海上的无人岛礁进行的炮击,而是对着海州牧府府城,都管和海州牧都不敢想象,在明帝国这样犀利的炮火下,他们还能有活命的可能吗?
明帝国的水师舰船虽然只有十条,但战斗力,恐怕比之前郑芝龙那由几十条武装商船、舰船组成的商队以及护航舰队的战斗力,还要强!
两人也终于知道,郑芝龙那庞大的水师舰船,为何在明帝国的水师舰队面前,如此的不堪一击了!
从海上回到海州牧府府城后,不用张鑫再多说些什么,都管便直接让海州牧,带着海州城里的忠义卫禁军,将海州城里隐藏起来的女真商贾、细作以及郑芝龙的细作、密探等,全都抓了起来,送到了已经被张鑫接管的海州港区之中。
对于女真鞑子和郑家商贾在海州牧府府城中的活动,安西都护府和海州牧府虽然采取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没看见的策略,但却并不代表他们对此就真的一无所知!
张鑫想要肃清海州牧府府城内外的女真鞑子和郑家细作,借助高丽本地人的手,也比他们自己去抓捕,要容易得多!
毕竟,只有本地人,才更加清楚,哪些是外来者!
张鑫在海州城外的港口区里待了七天,然后便带着海河舰队,顺着高丽西海岸线南下,追寻郑芝龙的残余舰队去了。
从安西都护府都管和海州牧的嘴里,张鑫早就已经知道,郑芝龙原本派驻在海州府城外港区的小型舰队,已经南下了,只不过为了肃清海州城内外的女真鞑子和郑家的细作密探,再加之上等待补给,补充dàn • yào、煤炭等,张鑫才没有着急忙慌的率领海河舰队南下而已。
而在两天前,津鲁海防舰队的一支由十条武装舰船,十条补给船组成的舰队,终于抵达了海州港区,运送来了张鑫继续的武器dàn • yào和无烟煤等补给物资。
经过一天的补给后,海河舰队已经补给完毕,而且津鲁海防舰队的十条舰船,也已经可以接管整个海州港区了,张鑫自然也就可以放心大胆的率领大军南下了。
而随同津鲁海防舰队分舰队抵达海州港区的,还有一支由礼部侍郎领衔组成的谈判代表团,他们将代表明帝国,跟高丽王国,进行一系列的经贸谈判,包括开放高丽西海岸的沿海港口,设立港区租界,允许大明帝国在港区租界派驻武装人员等。
郑芝龙在海州港区中所做的,可以说是为明帝国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明帝国,或者说这一切的幕后主使者,明帝国的崇祯皇帝陛下,自然要将这个榜样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当初,郑芝龙之所以能够‘想’到在海州牧府府城外租借一块港口区域,设立租界区,并且派驻小型舰队和武装人员,追根溯源,其实是因为郑芝龙麾下的某个小头领的建议。
而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小头领,其实是帝国皇帝安插到郑芝龙身边的钉子之一!
朱由检派到郑芝龙身边的钉子,可不仅仅只有李光红一人!而且,从崇祯三年开始,李光红就已经从郑芝龙身边离开,去了辽东,对于郑芝龙的事情,他其实并不熟悉!
真正在设立租界一事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是王承恩手中的谍报组织安插到郑芝龙身边的一名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