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下的权利!掌握在一人手中,这在秦方看来,是十分不明智的。
秦方最近在未雨绸缪,他在思考帖木儿帝国的事情。
帖木儿帝国十分的强大,鼎盛时期,其疆域以中亚乌兹别克斯坦为核心,从今格鲁吉亚一直到印度,囊括个中、西亚各一部分和南亚一小部分。
从1380年开始,帖木儿帝国先后夺取了伊朗和阿富汗,进而攻占两河流域;1388年征服花剌子模;
1389~1395年,多次进攻钦察汗国,毁其首都萨莱·伯克尔等城市,统治亚美尼亚和南高加索;
1398年进攻图格鲁克王朝首都德里,屠杀战俘约10万人,统治北印度。曾经打败蒙古帝国西征大军的埃及马布留克王朝因为拒绝与帖木儿帝国结盟,
1400年帖木儿率兵进攻叙利亚。苏丹法赖吉亲自率兵抵抗也无济于事,整个叙利亚的领土被占领,名城大马士革被焚毁。
帖木儿的目的是想把分封的蒙古各汗国再度统一起来,为此还北上攻打金帐汗国。
不料撒马尔罕爆发了异族的叛乱,把他的算盘打破了。
这时候帖木儿意识到蒙古各汗国对他的威胁不如其他异族大,因此他掉转矛头往其他国家去,首先自然是把叛乱镇压下去,撒马尔罕又遭受了一遍彻底屠杀,以后在进攻印度的时候他也保持了屠杀的政策,打下德里,他的军队所过之处和以前的蒙古军队并无二致。
1368年明朝建立后把元廷赶出了中原,对西亚的帖木儿帝国要求按元例进贡。
帖木儿一开始并没有理会,到1388年起才开始遣使进贡。
虽然在官方信件中帖木儿自称是“臣“,但他想的绝对不是奉中土为宗主,相反,通过使节他在不断了解明朝的情况和国力。
1396年,帖木儿撕下脸皮,把外国使节给扣了,这其中包括中国和土耳其两个大国的。1398年他攻打印度,占领北部一些地区。
1399年开始远征小亚细亚。他决定先把背后的土耳其给击败,然后腾出手去进攻明国。
土耳其被打败之后帖木儿从探子那里不断了解明国的情况,大体得到的信息是明国的军队动员能力在110万,而且战斗力不低,城市众多,但有完善的城墙防御体系保护,不易强攻。
帖木儿帝国要打这样的国家确实不太容易,像打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样,细做准备,开始动员顷国之兵准备东征。
史书载其动用的军队达130万,实际上真正的主力战斗部队也就70到100万左右,其他为后勤,要维持这样一支大军,以帖木儿帝国尚不太稳定的经济供应看风险比以往的冒险要高。
如果不能立刻击溃明军主力获得大量补给,持久战是有问题的。
明朝方面,虽然内乱导致国力有所损失,但军队因战乱战斗力得以保持,仍然不失为军事强国。1404年11月帖木儿挥军往东,时明朱棣夺取帝位不久,内部反对者相当多。
但是,1405年2月18日帖木儿在行军途中病亡,大军未与明军发生大规模交战即停止了东征。
帖木儿帝国正处于分崩离析的阶段,这种时候,最适合横插一脚,浑水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