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杨钊如此说,是对他的信任,他心里十分感动。
可他还是有疑惑:“硫磺和木炭两样我都认得,也保证给三哥买回来。可这硝石……究竟是什么东西,我怎的从来没听过?”
杨钊心想,或许是古今对同一事物的叫法不同……
便也没多想,只叫杨铆先去买硫磺和木炭。
而且他还提醒杨铆,最好能卖来青冈木、榆木、柏木、栎木等烧制的木炭,不要买桐木、杨树木等烧制的。
因为杨钊努力回忆了下他学过的化学知识。
黑火药的三味原料中,硝石是氧化剂,木炭和硫磺是燃料。
而木炭的燃烧效果取决于其中的化学元素——碳。
自然是碳含量越高,燃烧效果越好。
而木炭中的碳含量,既跟烧制过程有关,也跟原料木材有关。一般来说,密度越高的树木,其枝干中的碳含量越高……
杨钊也只能想通这些道理了。
真是书到用处方恨少啊,他恨不能再翻一遍被他在毕业时就卖了废纸的高中化学教材……
…………
次日,杨钊亲自去城内找寻硝石。
稍懂点化学常识的都知道,我国古代的化学发端于术士的炼丹过程中,所以杨钊的目标也很明确,硝石这类炼制而成的物质,一定是炼丹的术士率先发现。
可他很快就发现了新的问题。
扶风县内竟然找不到一个术士。
自然也就无从寻找硝石。
原来,术士属于道家,扶风县内有法门寺坐镇,自然是佛家的地盘,自古佛道不两立,毕竟都是搞宗教工作的,同行是冤家。
杨钊不甘心。
好不容易想到了爆破这个法子,结果又被硝石给难倒了。
他在县内四处乱转,任何有可能的地方都去询问一遍……
也算是天无绝人之路。
杨钊走进一家药铺,立即注意到了药架上的一种白色物质。
他先问了郎中那白色物质的名字,叫“地霜”。
他再叫郎中取过地霜来,放在鼻子下嗅了一下,味道很冲,略带辛味。
杨钊有些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