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在康熙设计诛杀鳌拜之前,施行的是诸王议政制度,皇帝的权力并不大。)
孝庄背后的蒙古科尔沁部落,他不得不倚重啊!
……
清廷的变故,始作俑者窦逐北并不知道。
湾甸城的招兵大旗,已经吸引了三万士卒参军。
周边城邑百姓,被磨盘山大胜的消息鼓舞,纷纷踊跃参军。
甚至不乏城邑之内,士绅们组织起来,自发的驱逐鞑虏,恢复大明江山。
清廷在天下的暴政,失透了人心,北地百姓直到康熙年间,还动辄一县全反,西南民风素来彪悍,更是屡屡抗争。
在真实的历史上,就算是乾康这一段还算平静的时期,百姓们依旧没有停止过反抗。
更何况这一个时空里,有着磨盘山大胜的影响,使得清廷在云南的统治,已经陷入了土崩瓦解之中。
虽然昆明等大城,依旧被雄浑兵势的清军,牢牢的把握在手中,但是,偏远之地,却已经处处烽烟了。
窦逐北头戴斗笠,身披蓑衣。
深处热带地区,正是烟雨绵绵的春季,湾甸城降临了一场不算小的雨水。
甚至地面上已经有了小溪汇集。
“侯爷,您看,这是我根据您的要求,再次改进的。”
丁成指着用铁盖子盖起来的药池仓。
“按照您的要求,我将燧石用一块铁片遮挡起来,这是可以活动的,只要翻转过来,就可以给药池里装填火药。”
“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在传火孔边有一击砧,如果需要射击时,就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点火药。”
窦逐北看着手中的长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