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天,柳正旭两条手臂上的伤都养好了,正式开始担任捕头的职务。县尉刘海和典使冷福都来考较了一下他的武艺,发现柳正旭不只是力气大,武艺确实有独到之处。
冷福会使枪和单刀,一把木刀舞得似泼风一般无懈可击,结果被柳正旭同样拿木刀随手一点,直接磕飞了手中的刀,还震得虎口酸麻。冷福又拿没磨尖头的枪与柳正旭对练,结果勉强撑了十来个回合就被柳正旭点中肩窝,两手端不住枪直接掉在地上。
刘海力气也不小,武艺比冷福高出不止一筹,结果无论是平日擅使的刀、枪、剑、斧、锤还是棍都没能斗过重伤初愈的柳正旭,好几次被狼狈地打翻在地。这刘海倒也不羞恼,站起身拍拍灰尘向柳正旭拱手认输示敬。
还不止如此,柳正旭竟然还射得一手好箭,县里最硬的弓他拉起来毫不费力,射术虽然比不上“大岳七俊”中的凯满元帅第四子凯奇峰那种怪物,但也差不离几。同时柳正旭的马术也很厉害,骑着马拿长槊戳假人一戳一个准,骑射也不比立地射靶差多少。
吴启扬和郗成在旁边看得都惊呆了,他二人只有郗成算是略通武艺,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这样的武艺综合起来怕是比起他们见过的最强高手凯奇峰还高出不止一筹。
毕竟凯奇峰在大岳当质子,没上过战场磨练,虽然箭术精湛,但少了杀气。冷福就说他在面对柳正旭随手挥来的一刀时,心里有种立马要被柳正旭砍死的感觉,直接失了抵挡的勇气。
这柳正旭要是在小说文学中,就是那种武艺高强的主角吧,参军十年,为同袍鸣不平,对抗上峰被开除军籍,来到地方,从不入流的衙役开始一步一步翻身,最后走向人生巅峰,这样就是一部不错的爽文小说呀。郗成在心里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刘海和冷福得知柳正旭的由来后当场表示愿意把自己的职位让出来,自己去当捕头。
柳正旭自然是推辞的,他在军队中历练十年,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肯定是懂的。
刘海和冷福与柳正旭十分投缘,三人又说了会话,彼此了解经历。刘海是四正村人,四正村就在六才村人边上,两人算是邻村,自然有更多的话说。冷福在县里消息灵通,也给不在仪阳县的柳正旭带来许多新消息。
刘海熟读兵书,颇通兵法,但因为没有怎么出过仪阳县,也就是担任仪阳县的县尉,负责治安捕盗这些事务,对于兵法没有什么实践机会,而柳正旭出身军伍,虽然说起兵法比不上刘海读书多,但实践经验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柳正旭和刘海与冷福说了不少他在峰天军担任百夫长时的经历,他曾经带领很少的军队在当地复杂的地形剿匪,与凶残的高原匪帮周旋;又曾经某个时期带领巡逻部队频繁地与东仰国边防部队发生摩擦的经历,这些都让刘海与冷福大涨见识,所用的一些策略也印证了刘海从书中得来的不少兵法知识。
三人说得入巷了,刘海突然灵机一动,直接厚着脸向柳正旭提出三人结拜为异姓兄弟。本来以为柳正旭武艺高出两人太多,又从过军,经历丰富,会故作姿态,没想到柳正旭直接豪爽地同意了。
三人就在县衙大堂外的空地,让吴启扬和郗成作见证,结拜为异姓兄弟。
这一世又没有关二爷,兄弟结拜到底要拜谁呢?郗成心里还有些小疑惑。这倒是他来到异世后见证的第一起异姓兄弟结拜仪式,让他颇为好奇。
原来,这一世的结拜大体上就是拜天拜地,也不讲求什么祭礼的品种,非要像郗成前世那样什么猪牛羊的头之类的。柳正旭、刘海和冷福三人让衙役替他们准备了几盘水果、肉干就算是祭品,又点上香,分别换上干净的衣服,向天拜了三拜,又俯地拜了三拜,随后一起说道:“我柳正旭、刘海和冷福,虽然姓氏不同,但既然在此结为兄弟,那么今后就要同心公力,有难同当,为仪阳县的一方安定尽心竭力,为地方百姓的平静生活流血流汗,报答这片土地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天父地母,今日你们在此见证我们三人结义,共同明鉴我们的心意,如果有人辜负我们结义的本义,有背叛兄弟情谊的行为,或是那么天地都容不下他。我们三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兄弟之情,永世不灭!”起誓结束后,按照灵骞王朝的习惯,结拜的排序是完全按照年龄的。柳正旭年龄最长,刘海次之,冷福年纪与吴启扬和郗成差不多,是年龄最小的一个。这样倒也好,本领本来就是柳正旭最大,要是刘海或者冷福当大哥排柳正旭前面,他俩反而尴尬。
吴启扬和郗成对于这样的结拜并不忌讳,反而非常赞同。虽然名义上刘海和冷福是仪阳县的县尉和典使,是柳正旭的直属领导,但以柳正旭的能力,他俩本来就压不住。这样结拜了之后,柳正旭反而能安心地暂时当好捕头。
同时刘海和冷福本来也稍稍有些矛盾,刘海有本事,冷福有人脉,本来为了争上位,是有少许争端的,这样结拜之后反而解除了之前心底的芥蒂,能够更加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至于之后,柳正旭未来的成就肯定不止一县捕头,郗成十分期待之后他混出头了能够在军界成为他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