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朱棣的问话,群臣惊恐。
唯独姚广孝淡定自若,旁若无人的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此话一出,群臣哗然。
姚广孝这是要自行隐退了?
不可能吧。
他可是如今大明朝最炙手可热的谋臣,职位虽不是最高的,再朝中地位,远比内阁首辅杨士奇高得多。
再陛下心中,更是几乎无人能及。
这就要一代新人换旧人了?!
就在群臣唏嘘不已的时候,朱棣哈哈大笑道:“那你日后好生调教调教,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姚广孝似乎早就猜到陛下的心思,特别淡定的点头:“臣遵旨,谢陛下。”
卧槽。
不是要换人,是要送人!
陛下这是要把陆县子交给姚广孝来培养,将来好接姚广孝的班。
尼玛,杨士奇等人争陆林争得头破血流,结果陛下居然把他弄到姚广孝身边去了。
亏大发了啊。
“陛下,这不合适吧?”杨士奇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我觉得陆县子才能,应该去一个有更大发展空间的地方,比如内阁。”
杨荣紧随其后:“陛下,臣附议,朝中大小事务,都是由内阁处理调配的,臣觉得这种地方才能彰显陆县子的才能。”
“陛下,臣反对。”工部尚书也出来凑热闹。
“臣认为天下有才能之士颇多,但是对技术工程有兴趣且有天赋的几乎凤毛麟角,难得陆县子对工事技术有如此深的造诣,若是陆县子不来,我工部就后继无人了。”
丢!
以前怎么没发现工部尚书这么不要脸,连后继无人的话都搬出来了。
“陛下,臣也后继无人啊。”
“臣也是。”
一群人挤破脑袋的往前冲,恨不得把自己抠下来粘到陛下身上,生怕他看不到自己。
朱棣没想到自己轻飘飘一句话,居然惹来这么大的动静。
有点后悔当众说此事了,应该私底下偷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