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崇祯的崛起> 第三十七章 君臣同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章 君臣同心(2 / 3)

王承恩甚是聪明,潇湘别院、传国玉玺和宝藏的事情绝口不提,只从两人被李岩发现后开始说起,听到皇帝挟持李过,大家大为吃惊,听到从地道逃脱,大家又是庆幸不已,听到后来驸马府发生的事情,便是一片唏嘘。

“陛下真是英明神武,只是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找到教堂的?”倪元璐听得热血沸腾,只恨自己当时不在场。

“这……”王承恩有些踌躇,他也不知道皇帝是怎样想到教堂的。

赵君虎接过话道:“当时朕一时无计,幸得王公公提醒,想起你们必定是事发仓促,离开时应该会留下一人接应。那人虽气绝身亡,但他的姿势甚是奇特,双手伸开,一条腿微微弯曲,很像耶稣受难的姿势,想是他临终前留下的暗示,应该和天主教堂有关,便找到这里来了。”

大家傻了眼,谁也不知道皇帝什么时候加入天主教的,只有汤若望暗暗高兴,看来真是上帝显灵,如果连皇帝都信了天主教,那传教就容易多了。

“回陛下,这是微臣的仆人忠伯。”巩永固想起当日离别时竟是最后一面,大为悲痛。

“忠伯临死不负所托,真是忠义之士,”赵君虎声音渐渐高亢,“大明如多几个这样的人,如何能落到这般下场。朕去了南京后,必定建一座祠堂供奉英灵,好让后人得知他们的美名。”

“陛下英明,我等必定效法忠义之士,追随陛下。”巩永固等人齐声道。

赵君虎心情好了不少,这些人以后便是自己的班底,虽人不多,但都经过生死考验,应该可以放心了。

“陛下要去南京?”倪元璐奇道。

“都怪朕不听爱卿所言,贻误了时机,连累这么多忠臣良将。”赵君虎知道倪元璐为什么如此吃惊。

真实的历史上,一年前崇祯便与首辅周延儒商量南迁,因懿安皇后,也就是天启皇帝的皇后以“祖宗陵寝在京城”的名义反对作罢。

此后军情紧急,巩永固、倪元璐、左中允李明睿等官员纷纷上书建议南迁,崇祯也听进去了,密旨命天津巡抚冯元飚秘密准备漕舟待命。

当时的首辅陈演害怕自己被留下守城极力反对,攻击南迁有违祖训,故意将南迁之议泄于民间,弄得沸沸扬扬,又示意兵科给事中光时亨,上书奏请杀掉李明睿,南迁之事又不了了之。

李自成逼近京城时,督师大学士李建泰再次奏请崇祯南迁,崇祯又犹豫不决,生怕有损名声。

范景文、李邦华等人提出折衷方案,请求太子先行前往江南,结果光时亨提到唐肃宗灵武故事,影射太子夺权,又吓住了崇祯。

崇祯自己不决策,甩下一句“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尔!”拂袖而去,把锅全算在臣子身上。

再后面李自成来得迅猛,崇祯才下决心南迁,可惜良机已失,想走也走不了。

大臣们见皇帝终于知道承担责任了,大为感动,又想起此刻去南京怕是为时已晚,便忧心忡忡。

巩永固皱起眉头,“只是不知道陛下如何出得去?”

倪元璐笑道:“驸马不必担心,听王公公所言,陛下有块李贼的亲军令牌,混出城应该不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