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弘图见皇帝转移话题,心知有些不妙,脸上写满了焦灼不安,陪笑道:“微臣不敢。”
赵君虎暗暗好笑,不过高弘图能跟自己如此着急,这个户部尚书还算合格,“银子不会少你的,还有利息,一并算给你。回头你派人找王承恩取就行了。”
高弘图想不到皇帝如此爽快,崇祯的小气可是出了名的,以前经常为宫里买东西买贵了一点大发雷霆,暗自惭愧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连声称谢。
赵君虎挥手打断了他,“行了,这么点银子算不了什么,有朕在,保证你这个户部尚书财源滚滚,日进斗金。”
史可法和高弘图两人大喜,赵君虎又道:“不过嘛,两位爱卿得按朕的意思办事才行。”
“那是当然。”两人连声答应,毫无原则将皇帝吹捧一通,直说得皇帝如尧舜再生一般。
其实明朝文人最看重风骨,并不会如清朝的奴才一般动不动对皇帝阿谀奉承,多是以直言劝谏为主,尤其是东林党人,以骂皇帝为荣,史可法和高弘图当然也不例外,之所以一反常态,主要还是他们很清楚这银子一直是明朝的死结,崇祯时期更是如此。
因为没有银子便裁撤驿站,引得李自成造反,还有关外的鞑子也在闹腾,崇祯只有加重税赋筹措饷银,什么辽饷各种明目全一股脑算上,最后逼得更多的人造反,形成了一个死循环,至于天灾和小冰河时期粮食减产,便是压倒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如今有了银子,很多事情就好办了,这些吹捧之词到也不全是瞎说。
赵君虎倒是没觉得肉麻,而是颇觉暖心,他二人为了国事肯放低姿态,报国之心可见一斑。
“两位爱卿随朕去发银子吧!”他站起身走了出去。
乾清宫外,韩赞周和王承恩带着几十名太监忙得汗流浃背,已将大部分银两和古玩字画清点好入了内库,一众宫女太监排得整整齐齐,喜气洋洋看着旁边堆得像小山似的银子。
“这些时日苦了大家了,朕一直为这事睡不好觉,幸好银子到了,虽说用钱的地方很多,但还是按前日所言,先补发三个月的俸禄,其余欠的也会很快补齐。”赵君虎一说完,便有十几名太监将他的话大声喊了出去。
一众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在宫里身份卑微,哪里想得到皇帝会为自己操心,想要回几句又不敢乱说话,便齐齐下跪磕头大声谢恩,只恨自己声音不能再大点。
王承恩笑道:“圣上对你们如此眷顾,你们可要好好做事才行。”
大家连连点头,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赵君虎忽然变了脸,“不过这宫里的东西不能再偷出去卖了,否则拖下去打死。”
“奴婢们不敢。”一众人噤若寒蝉。
赵君虎自然不会随意处置宫女太监,但这么多人总还是要有些规矩,不然以后宫里岂不是翻了天,到时再搞乱世用重典这一套,只会多添几条人命,便恩威并施,提前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