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没下雨,不过西北风急,还是冷的紧。
夏枢睡前带着人去流民家眷们那里转了一圈。
流民们犯了大错,家眷们原是要同罪论处,只是褚源怜他们也是生活所迫,且并没有实际参与犯罪,就免除了他们的罪责,同时表示,若他们老实听话,不闹事,可以允许他们跟着到六原郡,并一路为他们提供粮食,若想在六原郡种地,到时候也可以为他们提供种子和农具,让他们在六原郡定居下来。
好多人家里现在还是一片菏泽,不仅房没了,连田都没了,于是就和自家犯了错的壮劳力商议,老爹老娘年纪大了,孩子又年纪小,不宜跟着风餐露宿、长途跋涉,就先到六原郡定下来,等劳力们运送粮食到定南郡,赈济完百姓就回来消罪,然后一家子再团聚。还有不少一部分是家里已经没有了壮劳力,只剩孤儿寡母,这些妇人和双儿们既没田,也没家,没有丝毫犹豫的,就选了跟着安王夫妇走。当然,还有一部分人,看已经有了赈灾粮食,想跟着自家犯了错的壮劳力走,说是想帮着戴罪立功。
褚源没有露面,顾达传达的他的意思,随他们所有人自己的选择,但那八百闹事的流民一定要记得要完成赈济定南郡百姓们的任务,不然之后天涯海角都要通缉他们。
流民们不管之前怎么想的,之后会怎么想,现在阶段许多人的身体都撑到了极限,特别是家眷们,因此纷纷感谢能遇上安王夫妇这两个活菩萨,都跪在地上感谢了很久。
夏枢有感所有人的不容易,晚饭亲自安排,睡觉前还去这些家眷们的住处看了看。
除去跟着运粮赈灾队伍走的,现在还剩下八百多人,其中十五岁到四十五岁处于青壮岁数的都是妇人和双儿,共四百多人,十五岁以下的女孩、男孩、双儿们则以男孩们最多,其次女孩,最少是双儿,年龄多集中在八岁以上,总共近三百人,四十五岁以上的才几十人。
其实从这些人的性别比例上,也能看出来一路上夭折的孩子有多少,因为李朝讲究多子多福,一户一般至少也有三四个孩子,这一场灾难下来,一户平均连一个孩子都留不住,年纪大的,更是十不存一。
夏枢想着,心里就忍不住叹了口气,希望定南郡的风雨尽快过去,李朝今年能风调雨顺吧。
老百姓们太苦了。
此时丫鬟们的帐篷里,大家也在讨论着流民家眷们。
“好多才七八岁的孩子,我瞧着和王大娘家的朗儿差不多大,瘦的只剩下骨头,饿的站都站不起来,被阿娘抱在怀里,看着好可怜。”有丫鬟感慨。
“幸好是遇上咱们主子了,不然不知道会怎么样呢。”管厨房的王大娘也是心有戚戚。
“就是不知道六原郡的生活会怎么样?”另一个丫鬟开口,忧心忡忡:“会不会叫咱们也遇上大灾?”
“怕什么,有夫人在,就算有灾,咱们也比这些流民要好过。”银星倒是不怕,她道:“之前还不觉得,从京城里出来,不过一个多月,就发现,这世上怕是真没有比咱们夫人和少爷还心善的了。”
“那倒是。”银月道:“给粮食、给帐篷、帐篷不够还帮着搭简易棚子,最重要的是,还心胸宽广,不计较他们先前的罪责……”
说着,她脸上不免就染上了怒意:“红雪和红霜真是太过分了,两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
“还有那六个!”有丫鬟补充。
“说的对,他们都太坏了。”丫鬟群中有人义愤填膺,顿了一下,又忍不住叹了口气:“虽说他们都死了,但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就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咱们就没了命。”
话音刚落,立马就有丫鬟道:“好害怕,有点儿后悔离开京城了!”
“我也是!”
“我也是!”
很快就有四五个声音附和,有的丫鬟附和完,甚至开始抱着膝盖,小声哭起来:“我不想死啊!”
其实丫鬟婆子们今日憋了一日了,从他们队伍里出来八个吃里扒外的,还是皇上御赐的美人儿,对着主子们一阵喊打喊杀,他们真的想想就是一阵毛骨悚然、汗毛直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