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构宋1157> 第四章 李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李纲(2 / 3)

身畔引路的太监,都知康履轻声道:“官家一听相公来了,本在进膳,立时停著,喊咱家来东门宣召。这些时日,官家心念德州的事,是茶饭不思。好容易前日传来大胜,方才有了一宿好眠……”

“官家握发吐哺,何求天下不归心。”李纲感慨道。

“其余几位宰执都至了,在殿外候着呢,李相公请。”康履将李纲引至廊道,便一拱手退去。

只见此刻日头西斜,殿外廊下,几位重臣俱在避日晒。其中,参知政事范宗尹、知枢密院李回凑在檐下低声细语。御史中丞赵鼎捧着笏板,独身一人,泰然闭目养神。而户部尚书叶梦得等几位尚书,则又分聚一班说话。几人间泾渭分明,倒是互相略略生出防备。

按宋朝规矩,奏对历来分为三班。先是天子在垂拱殿召见百官,即“前殿视朝”,而后宰相执政重臣移步崇政殿议事,也就是“便殿留身”,元丰改制后还有第三班,则是西府单独留身议事。

然则,商丘行宫简弊,诸事极草率,连翰林学士也只能就在一面破鼓上拟旨,除了寝宫,便只有一座前殿。也便不分什么垂拱、崇政殿了,俱数在此一殿完成。

今日,公相李纲自开封赶回来商丘述职。只因路上耽搁,午时才到。这才错过了早朝。

一身紫袍的李纲走上台阶,见了几人冷哼一声道:“垂拱重地,宰执不可絮语。”便见大臣纷纷转过头来,见了他,目光各异,却都是低身拱手行礼,接着各自列班在他的身后。

本来若是吕颐浩也自襄阳回来,自然能和李纲搭上话。而今却无人敢触他,只是噤声不语。

须臾,只见内侍站出殿外来,宣几位入殿觐见。入殿前,李纲故意回头,冷冷看了身后的门下侍郎吕好问一眼,只见他默默低下头。一行人穿过殿门,迎面见到一对铜鹤中香雾升腾,殿中肃立屏风前方的御座上,正端坐着一身红袍、长翅幞头,团着袖子的年轻赵官家。殿内虽是一如既往地陈设寒酸简朴,倒也有几分警醒意味。

赵构见了李纲,先赐了座,一开口径直问道:“听闻初六,德州之围解了?”

内侍张去为搬来了一把小杌子,李纲坐下后道:“正是。今岁河北东路军这边,退地极快。因此臣让张所三人,加紧了真定、晋州的防御。唯恐挞懒收兵后,与粘罕西路军并成一路去。此外,刘光世守御德州,当是有功该赏。”

“非是如此吧?”赵鼎却忽然出列,冷笑一声反驳道,“臣听闻,郦琼出兵乃是私自所为,不过误打误撞,救了德州。先时,朝廷本让他渡河击河间府,他却畏缩不前,贻误战机。官家,刘光世自驻扎大名府以来,多次不听号令。朝廷不罚也罢了,今次,如何敢称是有功?”

却见李纲斜过身子,看向赵鼎,淡淡道:“将在外,便宜行事权,此乃官家所许……何况,若是人人都如赵中丞般,不知兵情、拘泥遥控,六州岂能收复?中原两河岂能光复?又更何谈反攻燕云?”

教他讥讽不知兵,赵鼎却压下怒气冷冷道:“昔日为了夺回真定,便是几乎打空了河北新军。而今兵民疲敝,且中山、河间二镇尚握在金人之手,李相公此时说反攻,未免大言了吧?”

“好了,”赵构阻下了赵鼎,几分不耐烦地道:“郦琼下枢密院议。李纲,你继续说。”

便见赵鼎一言不发退了回去。

李纲哼了一声,却是心知肚明此番回来必要遭受几人责难。但也并非全是针对他私人之故,说来说去,也不过是为了异论相搅、弹劾敲打的传统罢了……他昂首道:“臣受官家嘱托,制置六路两河防线。而今臣大胆言之,而今攻守之势异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