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构宋1157> 第十七章 张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张俊(2 / 2)

李纲白日已经出城去收拾残营地、安抚士兵,因而便是让张所坐在了主位上。

昨夜一番混战后,清点之下,损失最大的便是直接与铁浮屠撞在一起的张换部,只剩下了不到二千八百人,几乎连一个军的编制都无法维持。便是杨唯忠部,一夜之间也损失了二成兵马。反倒是万余北营新兵只失了几百人,却是大半伤在慌乱的践踏之下。

而相比之下,迟迟渡河赶来的张俊,倒是战果辉煌,斩首两千余金兵,还得了好几百匹战马,成了场中斩获最多的那一支。

然则,张所心下也清楚,大战当头,二人之所以一副似是要在他这个主帅面前吵将起来的模样,实则是在抢占下一次进攻主力分配的缘故,便是比谁的嗓门大些。

不过,反过来说,张换部在战损比几乎达到三成的情况下,仍然能坚持住不溃散,已经是称得上宋军中的王牌部队了。

张所沉吟片刻,又看向张换道:“张宣抚,昨夜皆在你和杨帅之功,我定然如实禀报朝廷。至若你军,不如且先回城中休整。”

却听吊着受伤手臂的张换硬邦邦拱手道:“俺军儿郎浴血奋战,群情激昂。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仍是能战,还请大帅放心。”

张所听了也不好再劝,只道:“也好。”

待布置完营地,令传信兵带着写完的奏报速速南下后,张所靠在方椅上,方才觉察到浑身骨头酸痛,掀开衣服一看,腰侧竟是有一道被箭擦过的长长伤口,血却已经止住了,只是伤口和衣服粘在了一起。

他喊亲兵传唤来军医,撕开布料时候,痛得张所好一阵呲牙咧嘴,却又在人上药时候,皱着眉,不禁望了一眼南方行在的方向。

南京行宫的一片细雪飘摇里,中书舍人刘珏正夹着一份奏报,急匆匆穿过冷风呼啸的长廊。穿过一处偏殿庭院的亭子外时,只听见隔着寒风呼啸声,似有几名内侍的隐约惨叫和棍子击打声从远处模糊传来。

今日,御史弹劾了蓝珪、曾择二人恃恩用事,违法在外置买田庄等。赵构却毫不犹豫地狠狠处罚了两个内侍,又让人去嘉赏了御史向子諲。

自从粘罕南下消息传来后,宫中人尽皆知,官家面上似是不显,实则心情益发阴晴不定。如前日康履正说“建康祠生芝草”,却被官家来了一句“莲子双头,处处有之,亦何为瑞”,吓得康履几乎跪在雪地里。这几日间偶尔冒出的几句话语,不是骇得人腿颤,便是让人接不上话,汗如雨下。

几个内侍知官家忧心北事,也都极为乖巧有眼色地不在跟前晃来晃去。便只除了对外朝臣子,赵官家尚且几分客气的优容。

然则这份军报,刘珏却不敢不呈来。等候张去为通传后,他步入殿门,扑面而来一股暖气。只见坐在偏殿塌上的赵构正在细细就黄山谷上苑诗帖练字,接过了奏报后,一目十行之下,却是忽然一拂袖子,将桌上的几张纸狠狠扫落在地上。

殿中一片索索寂静里,赵构却又蹙起眉,片刻后,语调缓缓道:“李纲去了真定?”

刘珏窥了一眼赵官家的神色,见看不出好坏,只是隐约有一丝阴霾,便道:“正是,听闻是三日前出发,眼下应该已到了。”

“好,”却见赵构忽然嗤笑一声,却把奏报丢在了桌上。

刘珏心下一跳,不由看了眼边上值阁的汪藻。见他望来微微摇了下头,立刻便也垂下了头。

但与刘珏和汪藻二人,猜测赵构是因为心忌李纲过权揽功完全不同,此刻赵官家心里疑神疑鬼的却是:莫非李纲也是得知此战中,金人会速速退去,并无危险,才会抛下开封留守司,断然亲临真定?

先前秦桧私下奏对时的话语,赵构自然没有透露给一个人。便是当下朝中也无人知晓,官家眼前的红人秦学士,曾说过什么“议和诈和耳”的话语。否则,君臣二人早便成为众矢之的了。

便见良久后,刘珏又轻声开口问道:“官家,这份军报,可要送给都省那边?”

赵构抬头看向他,忽然一笑,道:“此事不急,且押后三天再说。”

“是。”刘珏听了,心下却咯噔一声,须知三天之后便是冬至了,这分明是要压到节假日彻底结束之后,再行商讨。然则那时候,恐怕真定之战的结果都快出来了,早就木已成舟,都省还能说什么?分明是要替李纲遮掩过去,或者干脆把事情坐实了才是……但不知赵官家又是为了哪一种。

正思量间,忽然听赵构道:“刘珏,你来了正好。汪藻,让他将翰林院午时递来的那份奏对录,拿去给都省。”

罗大帝说

求推荐!求收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