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的人已经很困了,却不敢抱怨,喝口热茶,用冷水洗脸,强打精神,四个人一起出门。
崔日用没高兴多长时间,被姚崇喊去。
“崔尚书,你在蓝田县的官员位置增加的事情作得不错,在增加位置的时候,给了官员历练的机会,又能相互监督。”
姚崇上来就给点赞,把崔日用美得快找不到北了。
“姚相,这些都是某份内之事。”崔日用极力控制着不让自己飘,谦虚。
“你不要妄自菲薄,法子好,正巧,另外十九个县,应照此策行事,这是所有的名单,你拿回去看。
该考核就考核,不要因为政事堂三人给你的名单,你就直接定下,要秉公办事。
老夫与陛下说了,陛下对你亦是称赞有加,说此发可在京兆府由你推行。”
姚崇递给崔日用一份名单,里面就是四十二个学子的资料。
蓝田县三个,其他十九个县各二人,一共四十一人。
包括另外五个蓝田县官员的各自有门路选上来的人。
“本官定然信得过政事堂,承蒙陛下看重。”崔日用晕乎乎地拿着名单走了。
姚崇撇了下嘴,他根本没和李隆基说,怕陛下一生气,直接砍了崔日用。
那样剩下的十九个县的官员没安排好,缸谁来顶?锅谁来背?
想了一下,姚崇带着关于蝗灾后续的思路去找李隆基。
李隆基正在愉快地批奏章,什么地方要增加折冲府的预算了,他直接让裁撤掉,不用增加了。
哪里要修水利工程,他转到工部,要求工部拿出来当地情况的报告。
吐蕃和突厥边境的州府请求增加粮草和军械,给,哪怕你们贪都无所谓,但谁没顶住,别怪朕心狠。
姚崇找到来的时候,李隆基居然边批注边哼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