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照顾,学子家人到此,依旧要作事。只是离得近了,学子不用担心家中。”
李易不居功,学子的家人很勤勉。
“前年四十二名,去年二百二十人,今年冬天还招人?”毕构询问。
他能想到,今年再招人,会有许多学子冲到李家庄子。
“八月初一,河边的楼盖好了,外来的人住进去入了籍,有剩余的房子。
学子想住就住,却没有免费的吃食。愿意干活的我给安排活,把房租交了。
他们的家人来,同样有活儿可做,不允许进庄,以免有细作借机潜入。”
李易指指给外来务工者居住的地方,今年不准进人。
他要提供的是廉租房,带介绍工作的那种。
毕构顺着看过去,能见到四层的楼房一部分。
他点点头:“前两年没来,又没考上的学子定然后悔,不过不能进庄子,怕是他们不愿意来。”
“那他们还要继续后悔。”李易笑了。
“有安排?”毕构能听明白。
“嗯!今年是最后一次,今年过后,再无机会。”李易点点头。
“为何?”毕构好奇。
“因为陛下有钱了,蜀地打盐井,冬天当地不太冷。
到明年,大量钱财归陛下。陛下应该照看入长安的考生,而不是我。
我庄子周围没地方了,应在城西或城南修建大量四层小楼。
他们不挨着我,我会主动跑去管他们?”
李易说出蜀地盐井的事情,明年开始赚大量的钱,李隆基够用了。
等明年京兆府商税推进能全部完成,李隆基更不用为朝廷单独支出私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