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237章 因势制宜才有繁(第二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37章 因势制宜才有繁(第二更)(2 / 4)

“你想吃什么?”李易不管别人,先问永穆公主。

“回锅肉、葱爆羊肉。”永穆公主爱吃肥瘦相间的肉。

回锅肉必须是五花三层肉,葱爆羊肉当然同样有肥的,不然为什么要拿葱爆?

“行,先给他们炒羊杂,然后再来个溜肝尖,等他们吃上了,咱俩再吃回锅肉和葱爆羊肉。”

李易对永穆公主挤挤眼睛,一副咱们偷摸吃的样子。

永穆公主抿嘴儿笑,点头表示支持。

然后两个人就手拉着手走了,李易不讲课了。

“明府,东主刚才说的是什么?我没听懂。”一个在旁边一同听的族老问曹云彬。

“说我们当官的要帮大家把事情办好了,很困难,但得坚持,而且已经有方法了。”

曹云彬用最直白的话说出内容。

具体的不用跟族老说,等操作的时候再提。

百姓们不操心这个事情,小孩子们更快乐,冰糖葫芦制作好,他们人手一串儿,拿着跑来跑去。

大人也不管,没人喊‘小心,别扎了’这样的话。

孩子自己就懂,正常情况吃糖葫芦的孩子,就没有一个能把自己给扎了的。

除非是从小娇生惯养,然后对那个竹签子不熟悉。

小孩子吃糖葫芦,不需要直接把签子的尖给提前弄掉。

孩子吃掉第一个山楂的时候,发现吃第二个费劲,横着撸,嘴角不舒服,他们会用牙咬住签子掰。

掰掉一截,下面的还是第一个。

凡是横着撸,最后剩一根完整签子的,都是不会吃的。

北方的孩子吃糖葫芦,一边吃一边处理签子。

因为嘴小,横着咬,无法一口吃下去,而且也舍不得糖,万一没咬好,糖掉了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