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601章 国之未来在少年(第一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01章 国之未来在少年(第一更)(2 / 3)

“孩子在学堂有肉吃,不准带回家,想给家人买肉,只能努力学习。

大唐的宋王与李家庄子的李易成立了一个大唐朝天下基金。

孩子上学的东西从基金里出,不止在京兆府,整个大唐各州府皆有钱拿。

地方官员会贪墨,因次被收拾下去的刺史、参军事、县令等已不知凡几。”

下道真备把话全说出来,省得别人再问。

南田家的人露出羡慕的神色,平城京可不会有人专门给孩子送肉吃。

即便自己的家族,也难得吃顿肉,除非地位高的人。

倭国现在还没有‘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话,实际上并不是牛奶强壮民族,而是这个对孩子关爱的意志。

他们眼下感受到大唐的意志。

孩子读书的时候开始拿大唐的钱,慢慢长大,心中自然拥护大唐。

“钱真是好东西?钱都是李家庄子印,他们多多印出来,就可以买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

一个没学过经济学的南田家的人盘算印钱的事情。

南田和子轻轻摇摇头,无奈呀,她在李家庄子学了不少。

她出声:“平城京的铜钱到地方,许多地方不接受,依旧使用以物以物的方式,钱,不能随便印。”

“正是。”阿倍仲麻吕高看南田和子一眼。

他接着说:“钱作为物品交换的介质,本身需要有商品,商品多寡取决于生产力,增加的资源多,钱才可多印。”

这是他从书中学到的,李易抄和改编的书。

不可能只给宰辅看,按照不同的层次,寻常的官员也有,包括州府的官员。

说是不允许给别人看,只要倭国肯花钱,总能弄到书。

倭国的使臣‘买’到一本书后就抄,抄完了还回去,再认真学。

至少他们知道货币的本质,还写了奏疏给自己的女天皇,告诉女天皇怎么才能让货币被接受。

其实他们也没啥好办法,他们想问李易怎么才能让倭国的经济发展好,可惜没机会问。

之前在大唐的使臣告诉他们后来的使臣大唐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起来的,因为一个人:得李易者得天下。

就是得先弄出一堆利民的工具,然后……接着……再……那啥……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