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木匠王爷> 第17章 吴越梁连番混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吴越梁连番混战(3 / 4)

陈绍一边拼命厮杀、左右冲突,一边大声疾呼道:“诱敌已经成功、各军快出来杀敌!”包括王景仁在内的所有梁军将士都清楚地听到了陈绍的话,心想原来这是吴军诱敌深入的计策,再打下去可能会中埋伏被包围,军心顿时开始动摇。陈绍看到自己的疑兵之计产生效果,立即乘势发动猛攻,所率将士个个如猛虎般勇猛、锐不可当、摧锋陷阵,终于打退了王景仁的攻势。

死里逃生的徐温大为感动,抚摸着陈绍的脊背赞叹地说道:“今日要是没有你的智勇双全,我将陷入困境中!”徐温立即赏赐陈绍大量金银衣帛,而陈绍很有大将风范,把赏赐全部分发给了下属将士。很快吴军后续部队来到了寿州,吴军从人数上已经超过了梁军。

而此时的王景仁已经率梁军沿淮河北岸溯流而上,一路派人测量水深,寻找可以让人趟水过河的浅水区域。梁军西行约百余里,在寿州所属的霍丘县北的一段淮河河道上找到了合适的浅水区。于是王景仁率部跨过淮河,然后在渡河处设下标识,再南下直取霍丘。

霍丘,只是座小小的县城。但是吴国的边防重镇。它北拒淮河,南依大别山,东西两面有东湖和西湖为屏障,其地多山林、芦苇、沼泽,不利于大军行动、发挥优势,而利于小股军队的隐蔽、游击。此时霍丘守将名叫朱景,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当地豪强,少年时骁壮有胆略,为乡里人所畏服。唐末大乱时,朱景乘机招集霍丘当地的无赖少年,拉起了一支小小的队伍,倒是很有战斗力。

杨行密据有淮南后,招安了朱景这支小军队,并让他镇守霍丘,等于将霍丘给朱景当了封地。这样一来,对朱景而言,卫国即是保家,所以他对守卫霍丘是非常尽心尽力。之前,梁将寇彦卿、康怀贞都曾来进攻过这个小小的霍丘县。但是朱景并不正面和他们交战,而是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采用神出鬼没的袭扰战打法。梁军很不适应,结果无功而返。

再说王景仁渡过淮河,直取霍丘。朱景兵力不多,实力不强,自然无法正面抗衡。于是他明智地放弃县城,将自己的那支小军队转移到城外隐蔽,同时向徐温告急。朱景在转移过程中却意外的发现了梁军留在淮河边上的标识,对霍丘一草一树都非常熟悉的朱景,马上明白标识是干什么用的。他使了个心眼,将它们都移动到了淮河水深的地段。

王景仁顺利占领了霍丘县城,便考虑接下来的进军方向。经过赵步会战,王景仁知道吴军正在向寿州集结兵力,那么东进攻打寿州就不可取了。不如转而直接南下,去攻取防御比较空虚的庐州。于是王景仁留下少量人马防守霍丘,自己率大部份军队继续南下。为避免与可能前拦截他的吴军纠缠,王景仁避开东南方向通往庐州的近路,准备出敌不意,走一条行人少的道路,先南下到大别山西麓,再东进取庐州。

不久之后,梁军经过独山前进。却在霍山遭到吴军的阻击,王景思怀疑庐州守军已有准备;同时又得知徐温已集结大军,正向霍丘开来,要切断梁军的归路。王景仁无奈之下,只得放弃进攻庐州的计划,回兵退保霍丘。

很快,梁、吴两军在霍丘城外发生了第二次会战。交战伊始,梁军攻势强劲,接来生擒袁丛、王彦威、王墦等多员吴将。可正在梁军得意之时,身经百战的老将朱瑾率领吴军后续部队赶至战场,猛击梁军一侧。这支吴军的加入,战局发生逆转。疲惫的梁军寡不敌众,渐露败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