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怕不是报错了吧?”
赵祯显然有些不相信,以为上个月中秋节,赵祯大宴群臣之际,寇准也在受邀之列,宴会上,寇准是能吃能喝,身体健硕,这才过了一个月就病逝了,所以所他是很难接受的,毕竟他以为他改变了寇准被贬的命运,就改变了他的寿命,但却不成想,寇准也不过是多活了几天而已,难道人的命真的是天注定吗?
寇准被赵祯借故传来开封修建皇陵,皇陵还没建成,丁谓就倒台了,及至皇陵建成后,朝中无人视寇准为眼中钉,而刘娥也就没在为难寇准,而是授予其一闲散官职,给予了不少赏赐,但赋闲在家,用刘娥的话来说,你跟哀家不对付,所以就安心的在家颐养天年吧,至于朝堂还是别想着回来了。
赵祯也以为忙了大半辈子的寇准在家休息休息也不错,但没想到的是寇准的心性及其高,昔日宰相最终落得赋闲在家,难免吃人言语,于是乎终日酗酒纵欲,抑郁而终!
赵祯弄清寇准的死亡原因之后,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心想早知如此还不如将寇准外放为官,让他为这大宋发最后一点光芒,也好死得其所。
但事情已经发生,再去反悔已经没有丝毫的意义了,赵祯眼下想的是该如何说服刘娥,给寇准恢复名誉。
“官家以为朝廷该如何处置?”
刘娥转而问道。
“冯拯为相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今逝去,自然要厚葬。至于寇准.......”
提起寇准赵祯有些欲言又止,因为他同刘娥之间的恩怨,赵祯也是晓得的,刘娥没有摆明态度,赵祯也不好胡乱说出自己的意见。
“这里就我们娘俩,有没有外人,官家有何话直说就行了!”
刘娥看出赵祯的顾虑,忙说道。
赵祯见此方才说道:“大娘娘,朕没记错的话寇准是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截至今日,也算是三朝元老了,寇准为人刚直,以直谏为名,在民间素有名声,但我朝历来不缺刚直直谏之臣,但太宗在位时,迟迟没立储,是寇准的直谏才使得先帝登上太子之位,最终加冕为帝。”
说到这赵祯停顿了一下看了一眼刘娥,见她面无怒色,方才又道:“景德元年,契丹皇帝耶律隆绪和萧太后率20万大军大举南侵,一路所向披靡,攻城拔寨无数,及至澶州,威胁我大宋都城开封,是寇准挺身而出,说服先帝御驾亲征,打退辽国的进攻,最终收复失地,签订城下之盟,使我大宋颜面得以保存,所以从这几方面来讲,寇准于国有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