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唐朝请郎> 第277章 行文南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7章 行文南诏(3 / 4)

古书上的民可不是指我们现在说的老百姓,这个要搞清楚。

什么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什么与民同乐等等等等,也不是说要和现代意识里的老百姓一样。庶民庶民,非嫡为庶,非官为民,也就是我们嘴里常说的寒门了。

他们在读书,从军上选择自由,有资格参加科举,也可以从商。我们现在所说的老百姓以上资格全部没有,需要用命去争取一线机会。

而张军,就是想要打破这种固封了千年的现像,让老百姓成为真正意义上老百姓。

“郎君。”李应右随着通报军士从门内出来,拱手唤了一声。

“长史。”张军笑了笑,和李应右并肩往里面走。

在门外等候通报迎接,这是对李应右的尊重,是给李应右在一众官吏和军将们面前抬架子,可不是张军摆谱。

“郎君不是去了刘少尹处吗?”

“是,还去了见了高别驾,正欲去寻韩监丞。不过,有件事须与长史商议,便先来了此处。”

“郎君可是欲立府尹?”

张军兼着凤翔府牧,这个牧是一府的最高军政长官,但实际上只是一个身份,并不是实职。

府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尹,军事最高长官是都知兵马使,是府牧的长佐。而长史差不多就相当于秘书长。

自从玄宗李隆基在天下设九个半节度使,敕封大祚荣(渤海国),南诏王和回纥可汗之后,节度观察使和牧就渐渐成了实职。

节度使和牧的权限极度膨胀,在辖境内人事行政军权赋税田亩水运一把抓,渐渐就成了一个一个的小王国。

皇帝的敕诏在这些‘私人封地’上渐渐失去了作用。所以说它从根本上扰乱了大唐的军政秩序,最终酿成大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