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牌地雷,外壳是用不均匀铸造模式生产的铸铁片。在爆炸时,厚薄不一的铸铁破片可以更加轻松地飞散,给敌人造成更大伤害。
考虑到这个年代的敌人都是密集队形,外带对地雷作战模式不熟悉,所以温暖系列个头普遍偏大。小孩脑袋大的黑坨坨里,塞满了专用黑火药——这个和需要稳定燃烧的枪炮药硝硫比例不同,这个专一追求猛烈的瞬间爆发效果,所谓的猛火药是也。
一颗地雷中,科技含量最高的零件,是引信。
温暖牌系列的引信,都是最简单的着发引信。这个对于已经生产了无数火帽的穿越军工系统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真正需要考验工业能力的,反倒是防潮、防误爆这方面。毕竟穿越体系目前的化学生产能力还很薄弱,某些用处不广的化学品还没有排在生产名单上。
基于此,这次随着几百颗地雷前来的,是足足一个班的教官小队。教官除了要训练李继春部的士兵安全使用地雷外,还要随军出征关外,以便收集新武器在北方地区的使用资料。
————————————————————————————————
军需物资是一场战争的根本。当李继春部准备到差不多的时候,时间也已经来到了10月。而就在10月10日这一天,永平卫参将李继春,正式接到了大学士孙承宗从山海关发来的征调令。
接到这份调令的同时,来自总参的电报也到了李继春案头。中年人再一次尝到了信息化的巨大优势,他瞬间明白了孙承宗发调令的前因后果。
自从9月初后金大军围城后,祖大寿部便龟缩在大凌河堡内,和后金大军对峙,双方展开了拉锯战。
在这个过程中,坐镇山海关的孙承宗,前后组织了3拨援军去救援祖大寿。
第一波援军时间在9月中,由松山守军两千组成。由于众寡悬殊,这拨人被金兵轻松打败。
第一波援军败退后没几天,第二拨援军便由大名鼎鼎的卖队友狂人吴三桂之父跑路大师总兵吴襄率锦州兵六千前来。结果吴襄部被后金大将阿济格大败,败退锦州城。
到了10月初,吴襄部舔好伤口后,又一次来援。这次皇太极亲自来战,战斗的结果很关宁军......吴襄部六千多人被皇太极亲卫二百白甲冲杀,待后金大军赶到,又是一番乘胜追击红旗招展的大好局面......吴襄部六千人大败逃归。
闻讯后的孙承宗焦虑异常,于是老头梭哈了。在已经集结好的大军基础上,他再次下令抽调北方所有能及时到达的明军部队,准备出发去救援祖大寿。
这一次,永平参将李继春也接到了调令。
其实从理论上来讲,和山海关近在咫尺的永平参将,应该早就接到调令的。然而由于某些高层政治的原因——兵部侍郎彭汝楠是温体仁一党,所以在这之前有牵扯到永平卫的军事报告,都被兵部有意无意压了下来。
这一次,要不是孙承宗急了眼,大约李继春还是老实待在永平练兵避祸呢。
当然,事情到这一步,李继春部不去山海关走一遭也是不成了。好在事先准备齐全,于是在接到调令后的当天,老李便召集全营的高级军官和参谋,召开了动员会议。
是的,就是动员会议。关于未来去关外后的军事战略,李继春早已被总参发来的电报隔空“面授机宜”。李参将甚至知道,在遥远的,波涛翻滚的大海上,甚至还有一支船队前来增援,目标据说是建奴侧后。所以对于春雷营来说,更加重要的军事会议,其实已经在核心团队中开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