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让工匠们利用铁来制作大炮,可铁制作的大炮始终密封性不好,无法完成最好的点燃。
最开始的大炮制作的都是铜。因为铜的密度大。不容易炸膛,但是铜的质地就比较软,虽然不容易炸膛,但是使用寿命并不长,而且铜在现在这个时代里,代表的就是一笔钱。
不过大炮除了密度不够以外,还有一点就是,大炮发射出去以后得精准度却总是差了一些。
最后,陈明还是叹了一口气,选择将线膛的方法交给了工匠。
通过在大炮内部制作线膛,成功的使大炮的射击精度提升了不少,可惜的就是,线膛炮虽然精度高,内部的线膛却十分影响更换炮弹,这也是后世滑膛炮与线膛炮的争论原因。
线膛炮的精准比较好,可以精准的打击敌人。
而滑膛炮则更加具有威力,同时换弹比较方便。
只不过现在又不是后世那种追求精准还是追求威力的年代。
这个时间里,总有如此火器的,也只有陈明一人。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将线膛教授给工匠们。制作出了第一批线膛炮。
找来一些奴隶兵,让他们将线膛炮拉到郊外的试射区域。
上弹点燃一气呵成。
只听得嘭的的一声巨响,一发炮弹远远的就飞向了陈明指着的一处山坡上。
不过尽管加上了线膛,精准度还是比较差。但总体来说还是挺不错的,陈明指定的小山坡虽然没有被全部炸掉,但还是被炸掉了三分之一。
对此,陈明还是比较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