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明末中兴大帝> 第153章 安抚与争取(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3章 安抚与争取(1)(3 / 4)

大明王朝军事上面的屯田制,必须要彻底的消除,军队还是要向着专业化和雇佣化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够训练出来足够强悍的军士,要知道强军是当下最为主要的任务。

杨文聪麾下的一万军士,已经展现出来强悍的气息,朱慈烺相信,他们的战斗力已经超过吴三桂麾下的关宁铁骑,有着足够的实力与后金鞑子作战,而且是与实力最为强悍的后金满八旗作战,以这一万人的军队,采取突袭的方式,应对小规模的后金鞑子,足够取得完胜。

南直隶需要或者可能整合的军队,数量不少,徐州、庐州和凤阳三地,驻军人数接近十万人,分别在马士英、高杰和黄德功三人的掌控之中,不过朱慈烺有清醒的认识,除开吃空饷、老弱病残以及丝毫没有战斗力的人员,能够整合的军士有五万人就相当不错了。

湖广左良玉麾下的军士数量最为庞大,号称百万人,实际兵力二十万左右,可惜战斗力孱弱,而且军纪军规相当混乱,不下狠手整治形不成战斗力。

福建的郑芝龙,云南的沐天波,四川的秦良玉,杨展等人,亦是朱慈烺可以整合的力量,不过那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当下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整合南直隶的所有兵力。

军队的驻防肯定要大规模的调整,凤阳是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老家,被称之为中都,历来都有大军驻扎在这里,其实大军驻扎在这里没有任何的作用,在朱慈烺看来,凤阳压根就不需要驻军,所有的兵力都可以调整出来。

庐州驻军也值得商榷,从地理位置来说,庐州的驻军关键时刻不可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无非是崇祯八年的时候,李自成攻陷了凤阳府城,对朝廷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和震撼,所以朝廷决定在庐州驻军,以护卫凤阳府城和南京等地。

南直隶其余地方驻扎的零星的军队,完全可以成建制的转归地方,用以维持地方治安。

整合军队,意味着裁撤无用之人,意味着整治吃空饷的军官,迈出这一步的难度同样很大,不过朱慈烺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一方面他掌握有足够的钱财,能够安抚那些被裁撤的军士,让这些人短时间之内衣食无忧,另外一方面,他也必须在短时间之内训练出来一支大军,这支大军的总人数不少于五万人,这样才能够抵御李自成或者是后金鞑子发起的进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