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民国小闺女> 29、第 29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9、第 29 章(1 / 3)

徐若若不知道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她不仅会有机会见到这位陈汀,甚至还能和这里头的不少人都有所交集。

不过,现在的徐若若对这些还一无所知,单纯是因为文章而对纸上的名字感到好奇。

细说起来,在这本书上,徐若若确实拓展了不少见闻。毕竟这里头,多是一些优秀的青年学生所写的文章,别的不说,里面很多观点,虽说可能有些学生气,但和市面上的千篇一律极为不同。

这里面,能看到热血激昂、忧愤不平,还有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常人提及洋人恶行,多是声讨他们,或是怨责前清的软弱、金陵的不作为。

但是在这群青年学生眼里,则是洋人之所以蛮横,乃为背靠一国,他们仗的是一国的势。西方诸国何以如此强势?欺我国弱乎?

那如何才能同他们一样强大?师夷长技以制夷?

可是早在前清时期,几位有远见的大臣就取得上意,大举推动,全国上下劳财禄力,只可惜最后非但没有改变现状,反倒里外皆失,彻底破了前清苦苦维持的上国脸面,又是割地又是赔款,怎一个屈辱了得。

若说改制,现今的金陵政|府,不就是历经千辛万苦,才改成的模样吗?

泱泱大国,前路何行!

可是这通篇并不只是述说了迷茫与无奈,而是极为客观的分析了自晚清以来,所有改制的法子。及至文末,又提到了巴黎近来有所动荡,若有机会,他想去看看。

这篇文章的作者,文风稳健扎实,没有半点浮夸之风,观其行文可见其人,应该是个务实、缜密,一身正直清明的人。

对了,他的署名是季俞文,还是宋均之的学弟,北平国立大学的学生。

不过比起季俞文一板一眼的务实文章,虽然让徐若若看到了和之前截然不同的观点,但是她最多感叹感叹季俞文的出色眼界,真正让她觉得有趣印象深刻的,还要属陈汀的文章。

如果有机会,她一定要好好学习一下,这种把嘲讽运用到极致的写法。

徐若若想起自己之前写的,原先还觉得很不错,看过这本书之后,她觉得自己其实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不由得,她就想去找宋均之。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段时间她遇到事情总能想到去找这位宋大哥。可能是因为他永远都是清隽从容,淡然悠哉的模样,让人莫名信任。

刚好家里最近忙,无暇顾及她,于是徐若若把书合上,一溜烟进了自己的闺房,往自己的荷包里塞了些散碎铜钱。稍照了镜子,捋了捋头发,整理了下衣物,也没什么不妥之处,就兴冲冲的出门去了。

徐宅周围还算幽静,但是往前走一段,一旦出了明宣坊,就是迎面而来的热闹喧腾,和里头的古朴幽静形成强烈反差。

若是平时,徐若若还会在商贩叫闹的街市上慢悠悠的看上一圈,买点吃的。但是今天是去找宋均之,他住的地方临街就是整个申城最热闹的地方,还有好多的吃食她没尝过。

到时候还可以去尝一尝,徐若若暗自在心里道,眉眼不自觉舒展,仿佛已经尝到了那些能令人食指大开的好吃的。

心情很好的挥手叫了辆黄包车,报了一串地址,黄包车夫让徐若若坐好,就拉起车往城东去了。

穿过繁闹的街市,黄包车在一座民居门前停下,徐若若将许诺好的银钱递给车夫,多的也不需他找零,便做了赏钱。车夫显然也很高兴,连连对徐若若鞠了好几个躬,拉着黄包车往回走的步伐都变得轻快了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