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啦
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
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
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哎呵
雇潘车夫的骡车送方家三位夫婿到了码头,刚好接上赵拂衣家的两名花匠到书院。这赵公子也确实有心,随船的还有几十盆名花与一框的熟土。
到书院了,乐正云秀急着想知道堆肥的细节,花匠却慢理斯文地开始种花,说:“这是我家公子吩咐的,明年春天,如死了三株花,就砍了我们的手。”说话的口气恭恭敬敬的,绝不象开玩笑。
花匠是签了买身契的,生是赵家人,死是赵家鬼,也许,这是现代社会与千年前社会文明上的差别之一。乐正云秀只有等着花匠细心地把花移植完成。
“哦,你说熟土呀。”见乐正云秀问起,老花匠毕恭毕敬的低着头回复说:“现在天热,正是制熟土的最佳时刻,只要在地下向阳的地方挖一个坑,:把收集到的枯枝、树叶干草等材料放进坑中,树枝不可过大,这样可以加快熟熟土的生成速度。放好后上面盖一层薄土,浇上水保持材料的湿润,但水量不要过多,也不可过干。”
老花匠边说边拿泥土示范。老实说,乐正云秀真个不习惯一个可以当自己爷爷的老人家用这么恭敬的态度站着对自个说话,忙搬过一把椅子请他坐着慢慢说。
“院长面前那里有小的坐位,折杀小人了。”花匠双手摇得拨浪鼓也似的,就是不肯坐下。
随乡入俗吧,乐正云秀不再勉强,听花匠细细地说着:“每隔五到十天就得把材料翻一下,这样会加快土熟的速度。当枯枝残叶变成棕色并疏松干燥的时候,熟土就制作完成了,一般一堆熟土的制作时间需要半年左右。”
半年,这时间听起来很长,可农业社会里,农民虽说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真正忙碌的也就是种田与割稻等短短的几十天,其它时间还是空的多。漫山都是草,割了又长,一天来个千八百斤的并不特费劲。
听说乐正院长又要试新鲜的玩意儿了,全村老小齐帮忙,只一天一时间,就在书院空地里堆出三个大草堆,估计每个草堆都有几万斤枯草,上面盖上了层薄土。
“这玩意儿叫什么,明年开春真能当肥料?”村民们围着草堆问个不停。经过前几次事,大家对乐正云秀的话是深信不疑。得到肯定答复后,立即在自家田边山坡上也堆起了一垛又一垛的草垛。
熟土的名字不好听,人们不见得会想到肥料上去,乐正云秀给它取了个现代化的名字叫堆肥。既然是肥,自然会让人联想起粮食增产上去,推广就容易多了。